论新《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事由、性质与效力
本文选题:合同 + 解除 ; 参考:《人文杂志》2000年05期
【摘要】:新《合同法》关于解除合同法定事由、因划分标准不统一可能会产生法条宽合的问题,所以准确地适用法律须把握一定的原则。解除合同在性质上属于非违约的一种救济手段。由于合同解除的效力并不绝对地溯及既往,这给当事人实行意思自治提供了空间,也赋予了法官在确认合同解除效力上的自由栽量权。因此,必须有一个判断合同解除有无溯及力的客观标准,,才能防范法官自由栽量的主观随意性,公平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bstract]:In the new contract Law, the legal reasons for rescission of the contract, because the division of standards may not be unified will lead to the issue of leniency, so the accurat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must grasp certain principles.Rescission of a contract is by nature a remedy for non-breach of contract.Since the effect of rescission of contract is not absolutely retroactive, it provides space for the parties to exercise autonomy of will, and also gives the judge the right to measure freely in confirming the validity of the termination of contract.Therefore, there must be an objective criterion to judge the retroactive effect of the rescission of the contract in order to guard against the subjective arbitrariness of the judge's free measure and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fairly.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学院经济法系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叶巍;根本违约与中国合同法[J];当代法学;2001年01期
2 马俊驹;我国债法中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J];法学评论;1994年06期
3 孙彬,张鹏;预期违约制度与我国《合同法》——兼谈英美法律制度的引进[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11期
4 邓小明,高润恒;合同履行期前的法定解除事由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彭诚信;合同解除有关问题探析[J];求是学刊;1996年01期
6 唐周俊;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程宗璋;我国合同法定解除权适用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孙玉松;论根本违约制度在中国合同法中的继受[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陈亚芹;;从平衡保险双方利益的角度看中国海上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斌;论合同解除的条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石永艳;合同解除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艳;物业服务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银涛;论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刘宏伟;论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陈智能;保险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李坚东;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8 袁文全;合同解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9 位鲁刚;我国成套设备进口合同若干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路成华;论合同法定解除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蚕烛;对合同解除的几点认识[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2 王铁军;论建立我国的合同解除制度[J];法学研究;1994年04期
3 黄朗喜;浅议合同解除的效力及其法律后果[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彭诚信;合同解除有关问题探析[J];求是学刊;1996年01期
5 伍载阳;论合同的解除[J];重庆师院学报;1996年02期
6 王存;略论保险合同的解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7 郭泳;试述合同解除的有关法津问题[J];法律适用;1997年02期
8 李家有;论合同解除的法律限制与法律责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张用江,汪少鹏;关于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1998年03期
10 王春瑞;关于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盛荣;;论合同解除的溯及力[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张庆华;;按揭期间解除购房合同的法律后果[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詹礼愿;萧洪;;略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解除权——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条款[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4 陈歆;;论海上保险法中的告知义务[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蒙俊;;刍议消费者反悔权——兼论中英街商业欺诈之克服[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6 冯嘉壳;;谈解除寿险合同的处理信息监控管理[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7 孙淦明;;“请求解除”“通知解除”并不一样 浅析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方式[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孟银芳;;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法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庞标;;法人型联营合同的解除或无效与联营公司的终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金山;;试论合同解除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惠华;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债权债务能否再追索[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2 上海市华天平律师事务所 牛来惠 律师;以“合同解除”为由将我退工,对吗[N];解放日报;2000年
3 叶运思 崔玉文;合同解除补偿岂可“一赖了之”[N];江苏法制报;2000年
4 宽甸县工商局 孙贵恒 王焕尧 马彦国;合同可以单方解除吗[N];辽宁日报;2000年
5 张传军;对合同解除行使异议权的期限应作出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0年
6 林彬彬;买卖不破租赁在本案中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高峙 陈浠;投保人解除合同要慎重[N];中国汽车报;2001年
8 高峙 郑洪清;保险责任如何承担[N];检察日报;2001年
9 张昌民;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损失不该赔[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合同责任的争点与反思(下)[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艳敏;试述买方拒绝接受货物制度[D];苏州大学;2002年
2 袁文全;合同解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贺小丽;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吴晓琦;分期付款购车保险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王长发;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李湘赣;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路成华;论合同法定解除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毛宜全;论情势变更原则及其适用[D];湘潭大学;2003年
9 张秋敏;论根本违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年亚;合同解除效力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56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75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