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害给付看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兼评《合同法》第122条
本文选题:加害给付 + 违约责任 ; 参考:《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摘要】: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是民事责任竞合的典型形式,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立法模式各不相同,学者的理解亦莫衷一是。其基本理论传统上只是笼统概括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并未仔细区分民事责任具体责任承担方式之间的竞合以及不同性质利益之间竞合等具体情形;同种性质责任承担方式之间才存在责任竞合,应当厘清不同的具体承担方式、区别不同性质利益。
[Abstract]:The concurrence o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liability for tort is a typical form of concurrence of civil liability. The legislative models of the main countries of the two legal systems are different, and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Its basic theory traditionally only generalizes the concurrence between the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the liability for tort, and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specific liability of civil liability and the competing interests of different nature. There exists the concurrence of the same kind of liabili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different ways of under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and distinguish the interest of different natur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分类号】: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向军,张再芝;浅析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论《合同法》关于责任竞合规定之不足与完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志华;浅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兼评我国《合同法》第122条之规定[J];法学论坛;2000年04期
3 罗春,陈庆;合同法和侵权法的边界——加害给付:合同责任?侵权责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边继明;民事责任竞合的几个理论问题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5 郑英龙;试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法律处理[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吕斌;;论民事优先受偿权——兼论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叶金强;;动产抵押制度:价值目标之偏离与矫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王晓林;;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范围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7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8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李明发;;信用维持的民法思考——关于信用权的进一步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10 管莹;;侵权法在刑法领域中的形态与冲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杨延昭;邵兴全;;从“入库规则”到优先权规则的转化: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创新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丁涛;航空器跨国担保交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鑫;税收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泉泉;论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及其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建远;民事责任三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卫国;;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研究[J];法制与经济;2006年08期
2 姚峥嵘;;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及处理和预防[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姚峥嵘;;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傅鼎生;;赔偿责任竞合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8年11期
5 岳巧轶;潘巍松;;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理论及比较法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122条及相关司法解释[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2期
6 潘威;;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7 黄红萍;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李红伟;;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王本聚;;违约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山威;;论虚假新闻的违约与侵权责任[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秀丽;;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沈晖;;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沈晖;;从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杨胜玲;陶于权;;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郝秀辉;;损害赔偿中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与选择[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陈靖;;履行合同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刘新\,
本文编号:1909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0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