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对我国无效合同制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26 21:53

  本文选题:无效合同 + 相对无效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摘要】: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立的无效合同制度,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遇到一定问题,逐渐暴露出制度设计缺陷。在阐释无效合同制度自身的问题和影响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理念层面分别对无效合同制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区分相对无效与绝对无效的概念、区分强制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以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界限划分。针对上述问题,从立法理念的进步、相对无效概念的引入、区分强制性和禁止性规范以及无效合同制度建设等不同方面,为我国无效合同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invalid contract system established by contract law and relate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encountered certain problems and gradually exposed the defects of system design.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problems and influences of the invalid contract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invalid contract system from the theory and the concept level,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distinguishing the relative invalidity from the absolute invalidity. It distinguishes between compulsory norm and prohibition norm and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individual interest.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nvalid contract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progress of legislative idea, the introduction of relative invalidity concep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andatory and prohibited nor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valid contract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2 胡锦光,王锴;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中国法学;2005年01期

3 楼建波,刘燕;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及其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J];中外法学;1995年06期

4 崔建远;;我国合同效力制度的演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淼;杨登峰;;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柳甄;格式合同的理论及其适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栾志荭;;印度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4 庞正,张立荣;论社会利益的法律保护[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5 曾军平;;集体利益:一种理论解说[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6 董文军;消费者的知情权[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7 董文军,曹盛;经济法的利益观[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8 王轶;;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9 吴光荣;;论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相关规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苏永钦;;物权法定主义松动下的民事财产权体系——再探大陆民法典的可能性[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志文;船舶所有权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4 张廉;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栩生;登记公信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新红;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司艳丽;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

9 董文军;平等视野中的消费者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周艳;合同解释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冷根源;格式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周景春;论建构现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指导制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洪文;论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刚;论中国湿地资源保护法的建构[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7 晏丽s,

本文编号:1939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39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