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平等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发布时间:2018-05-26 22:05

  本文选题:时代主题 + 金融机构 ; 参考:《时代金融》2013年22期


【摘要】:正2013年7月1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正式实施。这是国家进一步通过法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全社会劳动者合法平等权益的重大举措,必将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在修正案中关注度较高的是"同工同酬"问题。在此次新法中,以"同工同酬"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各
[Abstract]:On July 1, 2013, the Amendment of Labor contract Law and the implementing measures of Labor dispatching Administrative license were formally implemented. Thi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state to further establish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through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o guarantee the legitimate and equ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social workers, which will surely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The issue of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is of high concern in the amendment. In this new law,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is taken as the entry point and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various
【分类号】:D92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振兴;;论同工同酬[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9期

2 梁智;;同工同酬原则是协调劳动关系重要手段[J];上海国资;2007年10期

3 刘帅;;浅谈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4 叶菁;;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1年11期

5 孙秀成;;以规范的劳务派遣构建高校和谐的劳动关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尹亚姝;朱四明;;劳务派遣制员工“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7 张玲;;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J];南都学坛;2010年05期

8 李国华;范可心;;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范重光;;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弟容;;论劳务派遣制度下的逆向派遣问题[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6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忠东;;试论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红;劳务派遣工也同工同酬了[N];工人日报;2011年

2 陈英凤;开门立法才能让《工资条例》“顺产”[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记者 姜明;天津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N];工人日报;2011年

4 成露;体面劳动就该消除同工不同酬[N];工人日报;2010年

5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胡高崇;劳务派遣被滥用 职工权益难保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记者 李京华;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埋下隐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娇萍;劳务工权益有人“负责”了[N];工人日报;2007年

8 张喜亮邋任连国;“派遣工”与用工单位劳动者要同工同酬[N];工人日报;2008年

9 李宝宪 山东省沂水县人社局;未明确约定劳动报酬应实行同工同酬[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李凌云;同工同酬亟待立法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郝晶;劳动者民主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娜;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魏斌;我国劳务派遣人员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刘志华;A公司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奇;劳务派遣之负效应与应对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亚男;论劳务派遣下的同工同酬[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9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39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