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8-06-10 18:19

  本文选题:无固定期限 + 劳动合同 ; 参考:《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3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不断应用,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争议也颇多。本文从劳动合同的相关概念和立法条件出发,研究它不完善的方面,找出其缺陷,希望为运用此合同法的劳动者提供保障。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about the labor contract with no fixed term. Starting from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legislative conditions of labor con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its imperfections, finds out its defects, and hopes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workers applying this contract law.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保华;;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祥武;;《劳动合同法》遭受批判的原因评析——基于政治法律学的宏观视域[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2 张峻;;论我国目前工会维权功能缺位原因及对策[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1期

3 杨万辉;;《劳动合同法》利益导向的定位与重塑[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2期

4 魏晓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5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拥军;权利问题研究与中国当代劳动法观念的更新[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7 毕英;;对《中图法》第三版D922.5劳动法类目修订的意见[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年03期

8 林嘉;邓娟;;社会法的研究视域和进展: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建设[J];法学家;2008年01期

9 张惠;;浅议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1期

10 孙阳;;如何看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武阳;唐跃军;苏勇;;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蒋冰晶;户兆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的利益平衡[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吴锦宇;;略议转型期中国集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模式选择[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斌;;从辞职门事件解读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小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与工会改革[D];复旦大学;2007年

6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徐阳;劳动权保障视域下的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翟旭丹;演员自雇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玉筱姗;论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鑫;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彭根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周利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黄键琳;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光;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胡博文;论劳资博弈角度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福奇;;对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宁;劳动合同若干实践问题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常凯;劳权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之义[J];中国劳动;2004年01期

4 沈同仙;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对劳动合同立法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J];中国劳动;2005年07期

5 李培志;;《劳动合同法》应全力扭转合同短期化趋势[J];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6 李坤刚;劳动合同法中的抑制与平衡[J];中州学刊;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保华;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设计的理念选择[J];中州学刊;2005年06期

2 ;倾听百姓的声音——关于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的情况(二)[J];中国人大;2006年08期

3 蔡巧萍;;我国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J];新理财;2006年06期

4 冀延卿;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J];经济经纬;2001年04期

5 程多生;;《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必须坚持维护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J];中国劳动;2005年12期

6 ;关于劳动合同期[J];中国劳动;2006年05期

7 何光学;;完善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若干问题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董保华;;《劳动合同法》应起到制度校正功能[J];中国劳动;2005年12期

9 姚绍汉;;规范事实劳动关系的设想[J];经营与管理;2006年05期

10 崔家新;滕丙业;;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7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磊 蒋玲;通过立法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记者 王娇萍 赵福中;劳动合同立法“提速”呼声高[N];工人日报;2006年

3 郑爱青;法国的劳动合同期限及对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启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4 记者 陆占奇;劳动合同立法应恰当反映动态劳动关系现实[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陆占奇;劳动合同立法焦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6 ;劳动合同应寻求适用的立法取向[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刘明辉;劳动合同立法不能采纳偏激的观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8 秦中忠 秦美从 赵雪飞;不要误读劳动合同立法的倾斜性保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强签固定期限合同 企业要付双倍工资[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军芳;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利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晓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梅韵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效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褚军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吴海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解立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述评[D];吉林大学;2010年

8 胡博文;论劳资博弈角度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徐鑫;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彭根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4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004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