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一种技术化的合同效力评价规则解说
本文选题:相对无效 + 绝对无效 ; 参考:《法学家》2011年03期
【摘要】:有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及无效制度仅仅是合同法上的合同效力评价规则,不妨碍其他民事规则、行政法规则、甚至刑法规则同时适用。合同无效有时可以更好地惩戒不法当事人,但有时却使得不法当事人逃离合同约束,从其非法行为中获利,甚至还会损害合同善意相对人以及和合同相关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合同相对无效和绝对无效的区分,能有效保护善意相对人和善意第三人,有力地回应现代商事交易安全的需要。
[Abstract]:The system of validity, revocability, validity and invalidation is only the rules for evaluating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in contract law, and does not hinder the application of other civil rules, administrative law rules and even criminal law rules at the same time. Sometimes the invalidation of a contract can better punish the wrongdoer, but sometimes it makes the wrongdoer escape from the restriction of the contract, profit from his illegal actions, and even injure the interests of the bona fide relative to the contract and the bona fide third party related to the contrac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ntract relative invalidity and absolute invalidity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bona fide relative party and the bona fide third party and can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the security of modern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改项目《法学本科研究性教学探讨》(编号:JG1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忠;;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J];法学家;2010年05期
2 张耕;质疑无效合同性质的绝对化[J];法学;2005年05期
3 戢庆虎;;合同相对无效否定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黄忠;;合同自由与公共政策——《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对违反公共政策合同效力论的展开[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崔建远;;合同效力瑕疵探微[J];政治与法律;2007年02期
6 王轶;;合同效力认定的若干问题[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黄健;;民事执行裁决权配置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徐彪;;刑事侦查正当程序论——兼从效益观的角度进行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7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陈彤;;管制抑或竞争:选择权应该交给谁?——探析“州政府行为豁免原则”背后的问题意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9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10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圣平;;宅基地转让纠纷个案的法律经济学[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应飞虎;吴锦宇;;事实的推导、预测与发现——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信息的限度与陷阱[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周旭亮;;法律产品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曲振涛;周旭亮;周正;;政府采购法的经济学分析——从博弈的视角谈政府招标采购的经济效率[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秀良;违反行政法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探讨以《房地产管理法》为研究对象[J];法律适用;2004年03期
2 贺少锋;;违反公司法强制性规范行为的效力[J];法律适用;2009年06期
3 孙鹏;;论违反强制性规定行为之效力——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理解与适用[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4 许中缘;王利明;;民法强行性规范研究[J];法学家;2009年02期
5 许中缘;;禁止性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J];法学;2010年05期
6 罗格·I.鲁茨 ,刘呈芸;法律的“乌龙”:公共政策的意外后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2期
7 王从容;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8 王卫国;论合同无效制度[J];法学研究;1995年03期
9 郑玉敏;从公法和私法的关系看公司法的性质和地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周峗;;对法律文本中“应当”一词的语义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忠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涛;赵洪石;邵铭;;合同相对无效论:以劳动合同为重点——技术化的评价规则和目的逻辑的关联[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徐进;浅析合同无效与诉讼时效[J];前沿;2005年01期
3 戢庆虎;;合同相对无效否定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刘云华,沈桥林;论无效行政行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蒯化平;;合同无效论[J];理论界;2006年02期
6 李文涛;;也谈劳动合同的相对无效——对《劳动合同法》第26、28条的思考和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8期
7 姜伟国;;浅论表见代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李芳频;;对将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归于无效行为的讨论[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9 郭文龙;;无效劳动合同处理规则的分析及适用——以《劳动合同法》为对象[J];现代交际;2009年06期
10 张舫;;法定代表人越权签约对公司的拘束力——对《公司法》相关条文的分析[J];法学论坛;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传升;付学东;;技术与人主体地位的缺失——对体育技术化困境考查之一[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蔡进忠;何国声;李春花;孙延生;杨玉林;拉环;冯生青;马金云;文平;李剑;刘生财;徐梅倩;黄燕;朱顺海;曹杰;闫占云;;牦牛皮蝇蛆病微量防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凡;傅畅梅;;“装置范式论”研究纲领的内在逻辑演进[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肖显静;;科学、技术、人工物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技术化科学与科学化技术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林敏;;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技术化与人文化的融合[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毛萍;;论现代人的技术化存在方式[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恩平;黄建春;;腈纶/澳毛/兔绒混纺纱的生产实践[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一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4年
8 沈观根;;航天企业应稳妥地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九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6年
9 柴之芳;;核技术和环境科学[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睿;“灵动”技术化繁为简[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本报记者 范毅波;“技术化”生存[N];网络世界;2001年
3 合纵;一线工人知识化技术化[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张以瑾;阅读让教育“闹中趋静”[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袁跃兴;强调技术就是在炮制“文学通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河北理工大学 乔光平;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N];经济日报;2005年
7 周应军;应城:“农民技术化”工程全面提升农民就业竞争力[N];孝感日报;2007年
8 记者 沈英甲;李超一项技术化解两个世界制油难题[N];科技日报;2001年
9 段伟文;论技术化科学的哲学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嵇长青邋郭一金;玩具礼品节成交比上届净增10倍[N];扬州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2006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00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