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中国元素”
本文选题:违约行为形态 + 法定解除权 ; 参考:《法学杂志》2011年04期
【摘要】:在中国最近十余年相继颁行的一系列重要民事法律中,存在诸多有资格被称为是"中国元素"的民事法律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法定解除权产生条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关于物权变动模式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的规定以及关于多元损失分配机制的规定。民法学界需要在运用体系化思考方法梳理这些制度的基础上,建构起对中国的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以及其它民法实践具有解释力的学说体系。
[Abstract]:In a series of important civil laws enacted in China in the past ten years or so, there are many civil legal systems which are qualified to be called "Chinese elements". For example,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tatutory right of rescissi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mode of alter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Tort liability Law The provisions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llocation mechanism of the multiple losses.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zing these systems, the civil law circle needs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explanatory power for China's civil legislation, civil judicature and other civil law practic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卢谌;;论错误交付与物的瑕疵之同等化规制[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2 卢谌;杜景林;;德国法中的瑕疵损害与瑕疵结果损害[J];法学;2007年03期
3 蔡唱;英美判例法与我国判例制度的建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葛承书;;我国诉讼时效的立法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蔡唱;中国民商判例制度之建立——判例法的启示[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蔡唱;先例判决与中国民商判例制度构建[J];求索;2004年02期
7 李建华,董彪;专家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兼论德国新债法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5期
8 王荣珍;对加害给付概念与救济的再思考[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尹腊梅;民法抗辩权论[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艳;论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D];广西大学;2004年
2 边锋;国际货物买卖中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郝肖赞;论除斥期间[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闻莉莉;合同法上的信赖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丰年;论情事变更制度[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杜宛晏;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张琳;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瑕疵担保责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唐琼琼;不可抗力之免责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杨海涌;论交付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法律效力[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韩梅;浅析民事证明责任分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广辉;;保险私法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评《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一书[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2 单中强;;浅议合同解除权[J];才智;2010年18期
3 武建奇;;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全面阐释——《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评介[J];河北法学;2010年06期
4 李爱平;;我国保险合同解除制度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林雪卿;;教师解除聘用合同的法定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7期
6 曾祥生;胡田;;法定解除权若干问题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7 赖荣华;;试论约定解除权[J];天府新论;2009年S1期
8 仇春涓;;论保险合同法定解除的溯及力问题——兼议09《保险法》的修改[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林雪卿;;公立学校法定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的条件设定[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杨茹;;论合同解除权行使及其后果[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2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3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4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5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6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7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8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9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10 王希龙 吴宇昌;浅析我国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N];益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姜南;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郝磊;合同解除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昊然;保险合同法定解除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涂建葵;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陆招胜;论合同法定解除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王晓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释[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鹏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定解除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李爱平;我国保险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吴文余;合同法定解除之损害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剑华;合同法定解除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任;合同解除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维;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7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04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