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能够成为民事行为瑕疵的错误——两大法系有关规定比较以及我国民法相应规定评析
本文选题:民事行为瑕疵 + 错误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摘要】:两大法系法律中的错误概念具有不同特征 ,罗马法与大陆法系中一些民法仅将内容错误纳入能够成为民事行为瑕疵的错误的范围 ,另一些民法还将传达错误、表示错误与动机错误也纳入其范围 ,英美合同法将共同错误、相互错误与单方错误纳入其范围。大陆法系中一些民法和英美普通法将因错误实施的民事行为定性为无效民事行为 ,另一些民法和英美衡平法将其定性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我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实为内容错误 ,但依该法传达错误与表示错误也能作为民事行为瑕疵的错误成立 ,且它们或者能导致民事行为被撤销或者能导致其无效。
[Abstract]:In civil law system , some 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of Anglo - American law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valid civil act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叶文;;优先权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杨剑;听证的法理基础及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齐欣;试论我国埋藏物发现制度的完善[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王利明;;物权法定原则[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6 蒋毅;黄树标;;论环境权及其司法救济途径——兼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7 哈书菊;;罗马法制下私权的公力救济[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8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9 赵许明;公益诉讼模式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10 柳经纬;关于时效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傅明;全球电子商务法统一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李军;提单仲裁条款效力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3 陈学梁;美国公司法上董事对公司债权人之诚信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陈运;英国法浮动财产负担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刘红;论电子合同订立与效力的法律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肖和保;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适用[D];湖南大学;2001年
9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相花;;论“偷一”能否“罚十”[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昊;廖钰;;不动产物权登记案件审理问题新论——从行政与民事交织的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3 余冬爱;;民、商区分原则下的商事审判理念探析[J];人民司法;2011年03期
4 孙泳;;浅议如何识别“乘人之危”[J];才智;2011年22期
5 梁泠曦;;企业应当高度关注的表见代理风险防范[J];中国安防;2011年07期
6 李小群;;答读者问[J];青苹果;2009年Z1期
7 冯娟;;登记机构登记错误的赔偿是行政赔偿[J];中国房地产;2011年09期
8 黄丛义;;不动产登记错误损害赔偿问题的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王延川;;商事行为类型化及多元立法模式——兼论商事行为的司法适用[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10 刘守君;;更正登记中房屋所有权人的更正[J];中国房地产;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东;;商法的困惑与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任尔昕;王慧;;商事行为独立性:质疑与回应[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王定国;裴卫;;浅谈民事土地纠纷及解决方法[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4 冯国超;;物权登记错误赔偿案件审理方式之选择——以《物权法》第21条为例的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长民;;论批准许可登记备案等行政行为对合同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吕政君;伍坚;何永哲;;首届商法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宁维刚;;表见代理制度的实践与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吴弘;程胜;代明明;;民商分立论的理由及其检讨[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9 康达蕴;;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商法通则”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王艳梅;;信用研究的商法视角——商法精神的制度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小娟;分公司实施的民事行为 公司是否应为义务主体[N];建筑时报;2010年
2 黄忠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行为能力欠缺者所为民事行为的效力辨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家港市检察院 沈俊;民法中如何认定“胁迫”[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刘殿葵 温世扬;民事追认适用辨析[N];法制日报;2004年
5 欣君 春芳;协议存在重大误解可依法撤消[N];健康报;2006年
6 钱鹏英;本案中镇政府应当成为被告[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王春华 王春树;关于监护人职责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2年
8 邓 辉;涉及民事违法行为效力条款适用三步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颜梅生 钟修平;妻子遇车祸受重伤 丈夫放弃赔偿无效[N];法治快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邋张光宇 本报通讯员 华建文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法院院长 陈晓苏 苏州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朱中一;这笔债务要不要还?[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书萍;宪民界分论[D];山东大学;2012年
2 于海防;数据电文民事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光燕;意思表示错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骆鑫;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琴;瑕疵意思表示的类型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周立刚;论民事欺诈[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方良;论不法原因给付的效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董方;让“好意”不再尴尬—外部性视角下的好意施惠中的责任分担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7 何曙光;论夫妻代理[D];郑州大学;2007年
8 阳子龙;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9 张晓东;论意思表示错误[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滕锐;商行为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9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06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