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合同变更法律问题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17 15:19
【摘要】:由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活动大都是通过合同制度来运营,或者可以用合同制度加以理解,因而又有人说这是合同时代的到来。1我国现行合同法于1999年伴随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而颁布施行,至今十年有余。时至2012年,新的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也已经进入调整恢复期。合同作为金融活动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环境相对不稳定的时期,合同对于保护和制约合同主体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同中所承载的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对相应的责任承担有明确的指向作用。然而,从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体系来看,分则只规定了15种有名合同,也就是说,只有15种合同在细节上可以参考《合同法》的规定来确定。随着经济、商业活动的日益活跃,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要靠这15种有名合同来约束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于是乎,需要更多地根据《合同法》的总则以及民法的基本原理来判断合同关系。这就需要对合同的本质和形式有更为准确的分析和认识,才能在合同活动中找到合法的依据,使得合同活动能够更好的起到其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我国《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虽然合同的变更在我国《合同法》体系中并不是一个浓墨重彩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不可避免。而且,合同变更的效力会直接导致合同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直接变化,,可谓是赋予合同第二次生命的法律活动。因此,合同变更应在合同法体系中占得比较重要的一席。那么,在合同变更问题中,哪些概念容易被混淆?合同成立的形式与实质与合同的变更所需要的形式和实质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均是研究合同变更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中,笔者将从合同的变更为着眼点,从合同变更的类型、合同变更的形式要件、合同变更的实质要件入手,并简要分析合同变更与物权变动的关系来对合同变更做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将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新、债的更新等相似概念予以辨析。为更好地用《合同法》总则及相关民法原理来分析合同变更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Abstract]:Because most of the various activities in society are operated through the contract system, or can be understood by the contract system, Therefore, some people say that this is the arrival of the contract era in 1999 with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1998 and promulgated in 1999, it has been more than ten years. In 2012, a new round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also entered an adjustment recovery period. As an important form and component of financial activities, contra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relatively unstable economic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rights of the contract subject, the obligation has a clear direc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ystem of contract Law promulgated in 1999, only 15 kinds of famous contracts are stipulated, that is, only 15 kinds of contracts can be determ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contract Law in detai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contracts are far from satisfying the dema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judge the contract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This requires a more accurat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form of the contract, in order to find a legal basis in the contract activities, so that the contract activities can better play its due normative, binding role. Article 85 of contract Law stipulates that "contract is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parties to establish, modify and terminate civil relations." Although the change of contract is not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system of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it is inevitable in practice. Moreover, the effect of contract change will lead to the direct change of the contract subject'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it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legal activity that gives the contract the second life. Therefore, the contract modification should occupy a more important seat in the contract law system. So, in the question of contract change, which concepts are liable to be confused?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contract formation and the form and substance required by the change of con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study the issue of contract mod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start with the change of contract, the type of contract change, the formal elements of contract change,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contract change,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t change and real right change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in-depth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similar concepts such as contract modification, contract renewal, debt renewal and so on. In order to better us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and the relevant civil law principles to analyze the contract modific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way of 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苏莉;合同变更的法律效力认定问题[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1期

2 张运忠;借款合同变更不成立 营业部直接扣收贷款合法[J];人民司法;1993年10期

3 汪金敏;;工程索赔法律实务大讲堂之一 拨开黑白合同迷雾[J];施工企业管理;2011年01期

4 尹田;法国民法上合同的司法变更原则[J];外国法译评;1995年04期

5 周玮;;事故发生后的合同修改行为无效[J];保险研究;2007年01期

6 张腊梅;;完善合同变更法律规定的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张广春;合同的变更和转让[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10期

8 董书平;协议变更主合同对保证责任的影响[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王茵;;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的法律保护[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李平;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承包合同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颀;;浅述合同备案监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2 徐力;;医疗诉讼中的相关合同问题浅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孟银芳;;“黑白合同”与合同变更比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饶奇;;铁路如何避免卷入因运输合同变更引发的经济纠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蓝叶芬;佟庆伟;;实验室设备采购合同履行的实践与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志远;秦绪富;潘菲;;浅谈白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施阶段投资控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C];2005年

7 李志远;秦绪富;潘菲;;浅谈白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施阶段投资控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纪念抽水蓄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C];2005年

8 李伟;石磊;;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及其管理[A];跨越发展:七省市第十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江清云;;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合同风险分配和司法实践[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张胜坤;;《合同法》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与革新[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边 辑;律师提醒:签“黑合同”要谨慎[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北京市薪评律师事务所 曹鸿利;合同变更带来的“小”问题[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浙江旅游质监所供稿);旅游合同变更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N];江南游报;2005年

4 刘劲柳;旅游合同变更由谁承担损失[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韩孟玉;工程合同变更:条件、申报及审批[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0年

6 王放;郑州严管合同变更堵住炒房漏洞[N];中华建筑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陈蓉 孙洁琳;中材国际240亿海外合同变更引发疑问[N];证券日报;2008年

8 ;贯彻实施《旅行社条例》监督检查务实问答(之二十三)[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耿飞 韦小敏;外资银行关注条例两大问题[N];证券时报;2006年

10 李超明;水利水电工程合同变更管理浅析[N];中国水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霄鹏;高铁建设项目合同群关联要素对项目成功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2 林华;著作权转移规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袁宏川;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伟;我国光船租赁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肖后国;物权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王葳;基于项目群组合模型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数字化决策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刘竞元;登记对抗下的物权变动及其对抗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陈坚;合同司法解除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田峰;我国土地收购储备中的物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范向阳;不动产执行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臣杰;合同变更法律问题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温占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黑白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袁慧椺;建设工程中“阴阳合同”现象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琳;合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李清梅;建设施工领域“阴阳合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丹;进口船舶设备合同风险规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郭磊;公司重整中的合同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振;劳动合同变更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石婷婷;网上购物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刘松涛;建设工程“黑白合同”法律问题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30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30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