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利益”的概念及其民法上的价值——兼评《合同法》第52条之规定
[Abstract]:The public interest is abstract and uncertain. The concept of public interest pursued by the legal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the task of the state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tate. Therefore,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national interest and the social interests have the same mea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constitution is to limit the basic right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interests. The meaning of the private law is through the mandatory norms and prohibitive norms containing the value of the public interest, as well as the same meaning. The purpose is to make up for the insufficient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s clause of the law of the law as an effective element of legal act in civil law, and to limit the autonomy of private law.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进学;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杨立华;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的新理解——一种产品分析的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陶国宏;价值、路径与制度——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浅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刘力;;论民主的内涵与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毛锋;论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胡建淼;杨登峰;;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何虹;;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10 王福兴;社会转型和大众的政治参与──英国个例分析[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映松;社会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李周;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宋福范;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扬丽;论我国转型期的政府权威[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乔湘流;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杨新光;试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权威现象[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郑江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政职能[D];郑州大学;2001年
6 牛利霞;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的制度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7 郎茂锋;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D];浙江大学;2002年
8 龚伟;印度核政策的演变与南亚安全[D];浙江大学;2002年
9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英辉;;谁来为公共利益说话[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1年08期
2 王萌;;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3 徐华;;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社会价值认知及策略——基于《关于加强图书馆著作权保护工作的通知》之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04期
4 张艳梅;;私权扩张的限制与公共利益的重构——兼评药品知识产权困境及其出路[J];求索;2011年07期
5 徐玲;;论模仿讽刺作品对合理使用制度的考量[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王爽;;知识产权法上“利益平衡论”的修正[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7 应松年;张曙光;马怀德;赵路兴;王才亮;;寻求权力与权利的平衡点——论《征收和补偿条例》的出台[J];中国法律;2010年03期
8 谢黎伟;;激励创新抑或损害公益:避税方法专利的是与非[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7期
9 田保军;孙学亮;;“物权社会化”:一个大题小做的虚幻理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姚远;;营造城市化的物权常态[J];w,
本文编号:2140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4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