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合同履行中抗辩权性质的界定

发布时间:2018-07-24 19:31
【摘要】: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中享有三种抗辩权,即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它对于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守约方利益和社会信用,分清违约责任,及时解决合同纠纷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审判实践中,无论是合同当事人或法院审判人员对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理解、适用存在一些偏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正确把握合同履行抗辩权的性质,明确其意义。本文从分析抗辩及抗辩权的形态入手,界定了我国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属行使抗辩权进行抗辩,其性质是拒绝履行义务的抗辩。并对研究、明确抗辩权性质的意义做了论述。
[Abstract]: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stipulates that the contract parties enjoy three kinds of defense right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that is, the right of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the defense, the right of the latter to perform the defense and the right of unease to defend the security of the transaction,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and to maintain the social credi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the responsibility of breach of contract and resolve the dispute in time. However, in the current trial practice, there are some devi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ght of defen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whether it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or the court judge. The reason is that it does not correctly grasp the nature of the right to fulfill the contract defense, clear its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s of defense and the right of defense, and defines that the right of defen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contracts in our country belongs to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 of defense, the nature of which is the defense of refusing to perform the oblig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ature of the right of defens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鼎生;票据抗辩的举证责任研究[J];法学;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叶金强;;动产抵押制度:价值目标之偏离与矫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田茂兴,王娓娓;对物权优先效力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何锦璇;;信托立法不宜操之过急[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6 郑永宽;;关于人格权概念的质疑与反思[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7 邬云霞;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9 申卫星;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构成的反思[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10 幸颜静;;不当得利制度疑点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小军;;城乡统筹下农地产权改革的发展与创新[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广军;;紧张、冲突与和谐——从法院调解协议的角度看法院调解的发展与创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宪华;;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李斌;;农民市民化与电大教育空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6 刘定华;陈运来;;论信用及其商法维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侯怀霞;;论信托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继受信托法的反思[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林蔚;;软件技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冲突解决机制——以微软“黑屏”事件展开[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9 王新华;;试论默认许可制度在专利产品平行进口中的适用[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陈儒;中国投资基金业运作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崔海霞;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敲诈勒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召强;论我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金玲;论并存的债务承担[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有林;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婷;论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柏;论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D];苏州大学;2010年

8 唐集圣;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蔡永鑫;论关联企业中从属公司的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健东;侵权行为法中过错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绍方;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J];山东审判;2001年02期

2 刘远景;关于合同履行抗辩权的思考[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阮怀堂;论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行使[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4期

4 吴礼洪;试论合同履行抗辩权[J];政治与法律;1997年04期

5 邹大有;;论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适用[J];法治论坛;2007年04期

6 王国金;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若干法律问题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7 喻绍富;仓储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行使[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0年04期

8 黄毅;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J];人民司法;1997年10期

9 朱树英,益晨旭;运用抗辩权利 保障依约履行──《合同法》对合同全面适当履行的新规定[J];上海商业;1999年07期

10 彭熙海;论我国合同法中抗辩权体系之重构[J];求索;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纯青;;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杨凤霞;刘其丽;毕磊;;纳米氧化锌的应用综述[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周晏e

本文编号:2142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42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