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乘人之危的司法适用

发布时间:2019-04-26 05:04
【摘要】:乘人之危的意思就是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急处境,迫使对方违背本意接受于其明显不利的条件,并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的情形。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民事法律对乘人之危进行的规定是有不同的,《民法通则》将乘人之危行为规定为无效民事行为。《合同法》将其规定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乘人之危基本概念的浅析;第二部分是对各国关于乘人之危的相关法律进行解析,得出我国法律体系与其他国家法律体系在立法上略有差异的结论;第三部分阐释乘人之危的构成要件,四种构成要件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第四部分是对乘人之危司法适用困境的解决办法。
[Abstract]:Taking advantage of human danger means that the actor makes use of the urgent need or critical situation of the other party to force the other party to accept the obvious adverse conditions against his original intention and to make an untrue expression of intention.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the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on taking advantage of human danger are different. I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the act of taking advantage of human danger is defined as invalid civil act. The contract Law stipulates that it can be changed, and the civil act can be revoked.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taking advantage of human danger; the second part is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laws of various countries on taking advantage of human danger, an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national legal systems in legislation; The third part explain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ange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ory of the four elements, and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olution to the plight of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anger of the human being.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蓉;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赵欣;;从宪法的属性看宪法的司法适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陈太清;;宪法的司法适用刍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11期

4 吴萏;;浅议宪法司法适用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5 白冰;张淑萍;樊王妮;;习惯规则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出路[J];理论月刊;2010年04期

6 黄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司法适用问题浅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两课"教学研究);2001年S1期

7 王学栋,任广志;试论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必然性[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斌;略论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几个特点[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9 唐作培,王锋;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适用与理性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彦璋;李卫玲;;浅谈宪法的司法适用——宪法司法适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许可;;论民法与国家——以“民事政策的司法适用”为视角[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蒋宪平;;刍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适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3 孙学亮;;公司社会责任的本质及其司法适用[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4 龚小辉;;试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适用[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5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敖建平;黄晋军;;渎职侵权犯罪司法适用中几个疑难问题探析[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7 徐飞;;被误读的“避风港”:检视信息存储空间“避风港”规则的司法适用——兼论版权司法保护功利主义的式微[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8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9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州市钟楼区检察院 谢国伟 陈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方恒荣;风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路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郑小苗 苗其宝;逾界建筑纠纷的司法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2年

4 常州市戚墅堰区检察院 蒋超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记者 蒋安杰;第三届公司法司法适用高端论坛召开[N];法制日报;2014年

6 新泰市人民检察院 黄建民;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司法适用[N];光明日报;2007年

7 周道鸾;从六起案件看97刑法的司法适用[N];法制日报;2008年

8 孔祥俊;WTO法律的国内适用[N];法制日报;2001年

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 韩炳勋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李双庆;恶意欠薪犯罪在司法适用中的三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1年

10 周晖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千里;论司法适用审查[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杨扬;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适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思凡;关于环境污染罪司法适用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4 林亚琳;行政惯例司法适用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赖越超;自然人自首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王一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陈帅;正当防卫司法适用的困境与出路[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王浩;《物权法》第202条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付博娟;被害人谅解的刑事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0 谢中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司法适用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65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465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