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5-19 08:15
【摘要】:预期违约制度对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公平化,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阐明现行《合同法》有关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所存在的不足后,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建议。
[Abstract]:The system of expected breach of contra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fairness of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and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transaction.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relevant provisions on the system of expected breach of contract, but due to the carelessness of the legal provisions,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defects.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system of expected breach of contract, and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ts existence, after expound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current contract Law on the system of expected breach of contract.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expected breach of contrac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重庆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金春;;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选择原则[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高启山;;论缔约过失责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健;;论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中国司法;2007年10期

4 李行丰;;应当履行性是违约金的本质特征[J];福建法学;2004年03期

5 宋晓亭;论医疗行为的过失豁免——兼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过失应如何理解[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6 宋晓亭;浅议医疗挂号费的法律属性[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7 何溪桥;;浅议缔约过失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8 柴慧婕;;肯德基“秒杀门”事件的法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9 雷光和,林士胜;论医疗服务加害给付[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宋超群;;旅游营业人瑕疵担保责任及其责任限制初探[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鹏;对加害给付制度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少彬;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违约责任[D];海南大学;2011年

3 杨少波;预期违约制度浅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思静;旅游合同中旅游营业人的违约责任[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明进;医院挂号费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彭钢涛;我国缔约过失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虹;关于水路货物运输合同若干问题之探讨[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8 陈立新;《合同法》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宋立峰;论缔约过失责任[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张辉;违约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文松;王晓;;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汪虹希;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应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艳;浅谈预期违约制度[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4 张燕玲;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及其缺陷[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5 卢俊山;试论《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山东审判;2005年05期

6 王秀平;预期违约法律制度之比较法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任文松;王晓;;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8 吴志忠;;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制度[J];法学评论;2009年04期

9 周新军;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比较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6期

10 朱景平;《合同法》对预期违约制度规制的缺陷及修订建议[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公明;;论不安抗辩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程祺;;小议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 琼 高兰英;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金立安 周连勇;“默示预期违约”应界定[N];人民法院报;2000年

3 孙丽 单位: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论默示预期违约的几个问题[N];法制日报;2001年

4 吴宗华;浅谈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9年

5 单良;从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看预期违约制度的适用[N];广西政法报;2002年

6 马 骞;讲究效益是预期违约制度之精髓[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李娟;默示预期违约的处理[N];江苏经济报;2005年

8 陈少君;预期违约应当赔偿损失[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刘彤燕;浅谈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问题[N];金融时报;2005年

10 胡新华 提爱莲;明示预期违约的法律后果[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光;论预期违约[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2 杨少波;预期违约制度浅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裴桂华;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魏绍杰;预期违约制度的中美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邹本进;默示预期违约及其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李伟锋;论《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李默;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朴青龙;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思考[D];延边大学;2011年

10 李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0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480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