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3:22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关注和保障劳动者权益,推进劳动者在受到损害后得到应有的救济,不仅对维护和谐劳动关系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2008年颁布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在继承原有《劳动法》的基础上,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突破,用人单位的惩罚性赔偿的引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研究和适用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在此制度上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解决。本文通过对国外的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规定进行分析,对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提出完善的意见以及建议,期望能为未来的立法提供借鉴和启发。法律概念是法律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在对各种法律事实的概括后,抽象出其共同特征而形成权威性的结论。然而惩罚性赔偿制度起源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完善都来自英美法系,我国法律以及法理研究中对其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所以,本文从其含义开始分析,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基本理论,首先论述了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含义以及特征,然后阐述了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功能。第二部分是对国外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立法例及评价,分别对德、美、法、英四国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了阐述,并进行总结和比较,得出这几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所共有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的立法的启示。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立法规定及问题进行的分析,首先论述了我国的相关规定以及具体的适用条件,其次分析了我国法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通过之前的对比分析,提出完善我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法律规定的建议,根据我国立法存在的缺陷,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国外的立法成果与经验,对我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
【关键词】:用人单位 惩罚性赔偿 劳动者 劳动合同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序言9-10
  • 一、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基本理论10-13
  • (一)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涵义10-11
  • 1.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含义10
  • 2.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特征10-11
  • (二)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与其它相关概念的比较11-12
  • 1. 惩罚性赔偿与经济补偿的关系11
  • 2. 惩罚性赔偿与违约金的关系11
  • 3. 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系11-12
  • (三)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功能12-13
  • 1. 惩罚性赔偿对用人单位的惩罚作用12
  • 2. 惩罚性赔偿对用人单位的抑制作用12
  • 3. 惩罚性赔偿对劳动者的安抚作用12-13
  • 二、国外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立法例及评价13-17
  • (一) 国外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立法例13-15
  • 1. 德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13
  • 2. 美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13-14
  • 3. 法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14
  • 4. 英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14-15
  • (二) 国外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及启示15-17
  • 1. 明确的立法15
  • 2. 惩罚性赔偿金的多元化15-16
  • 3. 惩罚性赔偿范围宽泛16
  • 4. 监管力度强,适用程序合理16-17
  • 三、我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立法规定及问题分析17-22
  • (一)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及其适用条件17-18
  • 1. 现行相关规定17-18
  • 2. 具体适用条件18
  • (二)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适用存在的问题18-22
  • 1.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金单一化18-19
  • 2.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狭窄19-20
  • 3.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行政前置的程序负担20
  • 4. 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监管力度差20-22
  • 四、完善我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法律规定的建议22-26
  • (一) 确立多样化的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22-23
  • (二) 扩大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范围23-24
  • (三) 取消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前置程序24
  • (四) 加强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的监管力度24-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9
  • 致谢29-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法领域的适用[J];江淮论坛;2006年05期

2 赵海萍;;试论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姚涛;;浅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以修订中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为视角[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4 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5 周超;;论惩罚性赔偿[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郑冬渝,徐运红;惩罚性赔偿责任探析[J];学术探索;2004年01期

7 张奇;惩罚性赔偿的含义及其功能[J];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李艳;惩罚性赔偿刍议[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阳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条款适用浅见[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蒋宏辉;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及其数额的确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屹立;;惩罚性赔偿的根据与适用:法经济学观点[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邵辰杰;田侃;喻小勇;;无伤害药品惩罚性赔偿刍议[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白玫;;论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以侵权领域的规定为中心[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4 徐琳;张泽;;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5 李秀芬;陈瑶;;美国保险法上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刘立军;;商品房销售中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谌雪燕;;论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惩罚性赔偿[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8 孙玉荣;;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胡欣;;环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姜治鹏;;浅议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惩罚性赔偿[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珉;商品房买卖如何适用惩罚性赔偿[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消费者合同与惩罚性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陈北元;“欣弗”事件:惩罚性赔偿迫在眉睫[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陈晶晶;惩罚性赔偿立法远未达成共识[N];法制日报;2006年

5 魏也;加大惩罚性赔偿才能有效保护消费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李坚;有必要用惩罚性赔偿遏制伪劣产品泛滥[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7 李坚;消费者期望惩罚性赔偿的出台[N];中国商报;2007年

8 陈晶晶;索赔僵局再撞惩罚性赔偿立法之门[N];法制日报;2008年

9 毕舸;10倍赔偿:加大惩罚性赔偿的信号[N];工人日报;2008年

10 胡立彪;惩罚性赔偿助力消费维权[N];中国质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杜称华;惩罚性赔偿的法理与应用[D];武汉大学;2012年

3 黄娅琴;惩罚性赔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梁彦军;美加保险恶意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京耀;论惩罚性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余永明;论产品侵权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张婷;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领域的承认与适用[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娟;惩罚性赔偿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彭彬;惩罚性赔偿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邢琬莹;论惩罚性赔偿在反垄断领域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黄艳;侵权法上的惩罚性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黄梅珍;产品侵权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9 郑玲玲;我国民事法律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10 陈强;论惩罚性赔偿[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75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