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保证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

发布时间:2021-05-09 15:50
  近年来,实践中开始出现“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就其自身的违约行为向债权人单独承担违约金”的现象。长期以来,保证合同中违约金条款的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缺乏普遍共识,但随着个案判决的不断推进,裁判观点逐步趋于明晰。本研究通过梳理此类案件的裁判观点,得出此类案件的司法裁判现状,通过分析和评价判决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展开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和对司法裁判提出建议。现今,在保证合同中针对保证人单独约定的违约金条款问题上,司法实践中尚存在效力认定的争议,基于前期大量的案件检索与研究,总结出类案司法裁判所持有的四类观点,分别为:“条款效力否定说”、“诉求否定说”、“附条件肯定条款效力说”以及“条款效力肯定说”。这四种学说全面体现了司法裁判对于保证合同中违约金条款效力的不同观点,分别基于不同的考量因素和论证理由而得出,其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和不可调和性,体现了保证合同违约金效力问题在当今司法实践中的解决难度,更反映出了严重的“类案不同判”的现象,亟需学术研究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呼唤学术界担当起此类问题的研究责任。探讨保证合同中违约金的性质和效力问题,依然要溯至基础理论层面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对...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研究范畴界定
    1.1 保证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
        1.1.1 保证的含义及理解
        1.1.2 违约金条款的研究边界
    1.2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2.1 以案释义:公报案例的引入
        1.2.2 以小见大:裁判反映的问题
第2章 类案实证考察
    2.1 样本案例的说明
    2.2 裁判观点的分类梳理
        2.2.1 条款效力否定说
        2.2.2 诉求否定说
        2.2.3 附条件肯定条款效力说
        2.2.4 条款效力肯定说
    2.3 实务观点评析
        2.3.1 裁判现状的总结
        2.3.2 裁判漏洞与不足
第3章 保证合同从属性的界限
    3.1 保证合同从属性之困惑
        3.1.1 从属性原理的含义
        3.1.2 从属性与保证责任的约定限度
    3.2 从属性与条款效力的关系
        3.2.1 从属性并非强制性规定
        3.2.2 从属性无法否定条款效力
第4章 保证人追偿权的性质
    4.1 保证人追偿权的相关问题
        4.1.1 保证合同的单务无偿性与追偿权
        4.1.2 保证人受债务人委托与否对其求偿权的影响
    4.2 保证行为的可求偿性与公平原则适用的关联性
第5章 保证合同违约金的功能价值
    5.1 保证合同中违约金条款的独立价值
        5.1.1 债权重叠化下的担保功能
        5.1.2 与主合同违约金之间的关系
    5.2 保证合同中违约金酌减规则的适用
第6章 对司法裁判的建议
    6.1 明确肯定保证合同中违约金条款的效力
    6.2 谨慎适用公平原则
    6.3 按比例酌减主从合同违约金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违约金双重功能论[J]. 姚明斌.  清华法学. 2016(05)
[2]论独立保证的典型化与类型化[J]. 高圣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3]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应以主债务为限[J]. 胡建萍,王长军.  人民司法. 2015(24)
[4]担保公司代偿债务后的追偿范围[J]. 马庆松.  人民司法. 2015(10)
[5]违约金功能定位的反思[J]. 王洪亮.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2)
[6]对我国合同法上强制性规定的类型分析[J]. 冀诚.  北方法学. 2012(04)
[7]违约金的理论争议与实践问题[J]. 韩世远.  北京仲裁. 2009(01)



本文编号:3177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77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