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

发布时间:2021-11-13 09:03
  合同解除制度是现代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虽然我国《合同法》对合同解除制度做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不清,常常导致司法判决各不相同,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当事人利益的维护,也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性。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各个国家、地区及国际公约中合同解除制度的学说与立法例,来重新审视我国合同解除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困惑。在澄清合同解除有无溯及力、合同解除损害赔偿请求权性质,以及合同解除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做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回答,以期对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理论的完善有所裨益,同时也为目前极不统一的司法实践提供思考的方向。除引言外,本文分为四部分,约3.3万字。第一部分,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关于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能否并存,存在两种理论——选择主义与并存主义。选择主义虽然满足了概念法学的逻辑偏好,却牺牲了法律的正义诉求,从其诞生之初即饱受批判,被称为“解除陷阱”。并存主义认为,合同解除的损害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存在,不应该因合同的解除而化为乌有,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应当并存。从权利保护、制度的功能和目的、以...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
    (一) 选择主义及其发展
    (二) 并存主义及其发展
    (三)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应该并存
        1. 从损害事实客观存在的角度
        2. 从权利保护的角度
        3. 从制度功能和目的的角度
        4. 从实践的角度
二、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权利基础
    (一)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
        1. 大陆法系相关学说及评析
        2. 英美法系的立法例及国际商事合同实体法
        3. 合同解除应无溯及力
    (二)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1. 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主义及其评析
        2. 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主义及其评析
        3.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三、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 合同解除的肇事事实
        1. 违约
        2. 不可抗力
        3. 约定解除权
        4. 任意解除权
    (二) 合同解除的损害
        1. 损害是由违约所造成的
        2. 损害主要是指财产损害
        3. 损害具有一定的确定性
    (三) 因果关系
        1. 因果关系及其二分法
        2. 损害赔偿责任成立上的因果关系—自然因果关系
四、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
    (一) 合同的利益构造分析
    (二) 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三) 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
        1. 完全赔偿原则
        2. 可预见性原则
        3. 减轻损失原则
        4. 损益相抵原则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再认识[J]. 张维.  企业家天地. 2005(05)
[2]合同解除的标的新论[J]. 薛孝东.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4(01)
[3]论合同解除制度的重构[J]. 蔡立东.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1(05)
[4]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 黄金荣.  比较法研究. 2000(03)
[5]根本违约论[J]. 韩世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04)
[6]违约损害赔偿序说[J]. 韩世远.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8(05)
[7]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1995(03)
[8]论根本违约[J]. 焦津洪.  中外法学. 1993(01)

硕士论文
[1]论合同解除制度[D]. 赵文霞.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合同解除之损害赔偿[D]. 刘炘.上海交通大学 2007
[3]合同解除效力探究[D]. 缪欢.华东政法学院 2006
[4]论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D]. 邓晓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5
[5]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研究[D]. 孙娜娜.华东政法学院 2005
[6]合同解除效力若干问题研究[D]. 年亚.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92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492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