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的成立、生效与无效
发布时间:2021-12-30 02:45
本文以合同法作为裁判规则为前提,从合同的定义入手,认为合同的本质是合意,合同的成立是一事实判断问题,判断结论只能是成立或不成立二种,判断的标准是意思表示是否一致,即合意是否达成。合同的生效即合同发生拘束力。合同的生效是一法律判断问题,判断结果包括生效或不生效。如果合同附条件或附期限,此时,只有当所附生效条件成就或所附生效期限届满时,合同才发生实质拘束力。合同一旦发生拘束力,即进入履行阶段。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可通过法律途径,借助国家公权力来加以维护。因为,合同一旦合法成立,即推定有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生效要件有一般生效要件与特别生效要件之分。在合同的生效中,本文还探讨了合同法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在合同的生效要件中,还应注意区分合同生效应进行的登记和合同履行中实现权利转移所进行的登记。所谓合同的效力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产生的法律效力。对合同生效要件满足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效力类型。根据在合同成立时法律对合同进行评价的不同结果,本文在现有的立法框架内把合同划分成四种形态,即合同有效,合同无效,合同的效力待定和合同的可变更、可撤销,并分析了其区别。通过对合同成立及生效的含义、构...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合同的成立
第一节 合同成立的概念
第二节 合同成立的要件
一、存在双方或多方的当事人
二、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三、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一) 要约
(二) 承诺
第三节 合同不成立之责任形态
第二章 合同的生效
第一节 合同生效的含义
第二节 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一般生效要件
(一) 当事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二) 当事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三) 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四) 不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
(五) 合同的内容必须可能
二、特别生效要件
(一) 附停止条件及附始期的合同
(二) 需经批准,登记的合同
第三节 《合同法》第8条规定含义模糊
第四节 合同生效后之责任形态
第三章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
第二节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一、法律评价的出发点不同
二、对两者的要件要求不同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时间不同
四、合同成立的法律拘束力与合同生效的法律效力不同
第四章 合同无效
第一节 合同无效的概念
第二节 合同无效的确认
一、合同无效的原因
(一) 主体不适格
(二) 虚伪表示
(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四) 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五) 内容损害公序良俗的合同
(六) 合同的内容不可能
二、主张合同无效的主体
三、合同无效与时效规则的关系
四、无效合同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基础
结语
主要参考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刍议[J]. 庞小菊.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2]试述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责任规制[J]. 赵艳敏,张映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1(01)
[3]合同登记与权利登记[J]. 高富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0(04)
[4]论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与效力及合同的成立与生效[J]. 赵旭东. 中国法学. 2000(01)
[5]论先契约义务[J]. 陈丽苹,黄川. 中国法学. 1997(04)
[6]我国民法是否承认物权行为[J]. 梁慧星. 法学研究. 1989(06)
本文编号:3557322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合同的成立
第一节 合同成立的概念
第二节 合同成立的要件
一、存在双方或多方的当事人
二、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三、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一) 要约
(二) 承诺
第三节 合同不成立之责任形态
第二章 合同的生效
第一节 合同生效的含义
第二节 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一般生效要件
(一) 当事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二) 当事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三) 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四) 不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
(五) 合同的内容必须可能
二、特别生效要件
(一) 附停止条件及附始期的合同
(二) 需经批准,登记的合同
第三节 《合同法》第8条规定含义模糊
第四节 合同生效后之责任形态
第三章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
第二节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一、法律评价的出发点不同
二、对两者的要件要求不同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时间不同
四、合同成立的法律拘束力与合同生效的法律效力不同
第四章 合同无效
第一节 合同无效的概念
第二节 合同无效的确认
一、合同无效的原因
(一) 主体不适格
(二) 虚伪表示
(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四) 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五) 内容损害公序良俗的合同
(六) 合同的内容不可能
二、主张合同无效的主体
三、合同无效与时效规则的关系
四、无效合同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基础
结语
主要参考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刍议[J]. 庞小菊.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2]试述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责任规制[J]. 赵艳敏,张映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1(01)
[3]合同登记与权利登记[J]. 高富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0(04)
[4]论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与效力及合同的成立与生效[J]. 赵旭东. 中国法学. 2000(01)
[5]论先契约义务[J]. 陈丽苹,黄川. 中国法学. 1997(04)
[6]我国民法是否承认物权行为[J]. 梁慧星. 法学研究. 1989(06)
本文编号:3557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55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