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
发布时间:2022-01-24 17:21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是民事责任竞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态。长期以来,各国学说理论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无一定论,但已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即解决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不能单纯依据逻辑推理,而应探求立法旨意和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同时考虑诉讼经济便宜的原则。尽管我国《合同法》第122条对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摒弃了过去禁止竞合的传统做法,转而采取承认和允许竞合的务实态度,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平等保护,是立法上的一大突破和进步。但由于该条规定过于概括,对于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构成条件、当事人如何行使选择权及是否应对竞合问题作出限制等问题均未涉及,立法上还存有明显缺陷。本文力求从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概念、产生原因、表现形态入手,通过借鉴世界各国理论学说和法律模式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解决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法律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责任竞合的概念、历史沿革及表现形态
一、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定义
二、责任竞合产生的历史缘由
三、主张合同责任或侵权责任的利弊
四、责任竞合的客观形态
(一) 从主观过错角度进行观察
1、合同注意义务更为严格的情形
2、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更为严格的情形
3、注意义务相似的情形
(二) 从赔偿责任范围的角度观察
1、赔偿范围重
2、赔偿范围相互吸收
3、赔偿范围并存独立
4、赔偿范围交叉
(三) 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各国学说判例的检讨
一、有关责任竞合的理论学说
(一) 法条竞合说
(二) 请求权竞合说
(三) 请求权规范竞合说
二、解决竞合问题的法律模式
(一) 禁止竞合模式
(二) 允许竞合模式
(三) 限制竞合模式
第三章 我国责任竞合理论及立法选择
一、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二、解决责任竞合问题的法律实践
(一) 禁止竞合阶段
(二) 允许竞合阶段
三、对《合同法》第122条的评价
第四章 完善我国责任竞合制度的建议
一、责任竞合的构成条件
二、关于受害人的选择权
(一) 请求权的个数问题
(二) 选择权的次数问题
(三) 对选择权的限制
三、立法建议
结语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J]. 杨永波,张悦. 法律适用. 2005(09)
[2]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研究[J]. 汪世虎. 现代法学. 2002(04)
[3]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J]. 陈凤贵.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4]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研究[J]. 齐树洁,郭振忠. 政法论坛. 1997(02)
[5]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几种理论学说评述[J]. 吴德桥. 法学评论. 1991(02)
[6]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比较研究[J]. 王利明,董安生. 法学研究. 1989(01)
[7]民事责任三论[J]. 崔建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04)
硕士论文
[1]论侵权与违约的责任竞合[D]. 丁晓峰.华东政法学院 2004
[2]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D]. 孔东菊.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6986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责任竞合的概念、历史沿革及表现形态
一、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定义
二、责任竞合产生的历史缘由
三、主张合同责任或侵权责任的利弊
四、责任竞合的客观形态
(一) 从主观过错角度进行观察
1、合同注意义务更为严格的情形
2、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更为严格的情形
3、注意义务相似的情形
(二) 从赔偿责任范围的角度观察
1、赔偿范围重
2、赔偿范围相互吸收
3、赔偿范围并存独立
4、赔偿范围交叉
(三) 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各国学说判例的检讨
一、有关责任竞合的理论学说
(一) 法条竞合说
(二) 请求权竞合说
(三) 请求权规范竞合说
二、解决竞合问题的法律模式
(一) 禁止竞合模式
(二) 允许竞合模式
(三) 限制竞合模式
第三章 我国责任竞合理论及立法选择
一、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二、解决责任竞合问题的法律实践
(一) 禁止竞合阶段
(二) 允许竞合阶段
三、对《合同法》第122条的评价
第四章 完善我国责任竞合制度的建议
一、责任竞合的构成条件
二、关于受害人的选择权
(一) 请求权的个数问题
(二) 选择权的次数问题
(三) 对选择权的限制
三、立法建议
结语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J]. 杨永波,张悦. 法律适用. 2005(09)
[2]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研究[J]. 汪世虎. 现代法学. 2002(04)
[3]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J]. 陈凤贵.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4]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研究[J]. 齐树洁,郭振忠. 政法论坛. 1997(02)
[5]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几种理论学说评述[J]. 吴德桥. 法学评论. 1991(02)
[6]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比较研究[J]. 王利明,董安生. 法学研究. 1989(01)
[7]民事责任三论[J]. 崔建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04)
硕士论文
[1]论侵权与违约的责任竞合[D]. 丁晓峰.华东政法学院 2004
[2]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D]. 孔东菊.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6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0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