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践行社区银行:长寿区农信社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1:59
  随着金融业对外的全面开放,国家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新构建,以及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强势介入,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信社经过50多年的改革,社会地位日益提高,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但农信社在体制上、机制上、方式上仍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将信用社改造成为社区银行无疑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长寿区信用社的社区银行改造为例,研究信用社向社区银行转化的条件、效果、问题和途径。本论文首先对社区银行的基本概念、产权制度、核心竞争力及与其他其金融机构的辨析进行了论述,阐述了信用社进行社区银行改造的意义。接着对对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取向进行了分析,回顾了长寿区信用社的改革过程,肯定了前期改革取得了成效;分析了信用社进行社区银行改造的可行性,描述了长寿区信用社向社区银行中资本金补充、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以及经营机制的相应变化,剖析了当前改革中存在产权结构、风险控制机制和员工素质等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长寿区经济、金融环境和长寿区信用社的自身特点,运用社区银行的基本理论,确定了长寿区信用社进行社区银行改造的基本路径,包括观念的改造、业务战略的制定...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社区银行的发展及启示
        1.2.1 国外社区银行的发展
        1.2.2 国内社区银行的发展
        1.2.3 对社区银行研究的启示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分析方法
        1.3.1 本文的内容
        1.3.2 本文的分析方法
2 社区银行的相关理论与农信社改革政策
    2.1 社区银行及其与相关金融机构的辨析
        2.1.1 社区银行的概念
        2.1.2 社区银行的产权结构
        2.1.3 社区银行与相关金融机构的辨析
    2.2 社区银行的优势、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
        2.2.1 社区银行的优势
        2.2.2 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
        2.2.3 社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2.3 农信社改革的政策取向及其向社区银行转化的可能方式
        2.3.1 国内农信社改革的政策取向
        2.3.2 农信社向社区银行转化的可能方式
3 长寿区农信社的改革现状和向社区银行转变的可行性
    3.1 长寿区农信社的改革现状
    3.2 长寿区农信社向社区银行转变的可行性
        3.2.1 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3.2.2 长寿区经济迅猛发展
        3.2.3 具备改造社区银行的优势
4 长寿区农信社向社区银行转变的效果
    4.1 资本金得到补充
        4.1.1 资格股和投资股
        4.1.2 长寿区农信社的股本金构成
    4.2 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4.2.1 建立了内控制度
        4.2.2 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
        4.2.3 建立了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办法
    4.3 经营机制得到完善
        4.3.1 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理念
        4.3.2 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4.3.3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4.3.4 严格绩效考评,完善竞争上岗制度
    4.4 业务经营得到发展
        4.4.1 各项业务持续发展,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4.4.2 支持新农村建设效显,服务“三农”功能增强
        4.4.3 基本达到央行票据兑付条件,转换机制取得成效
5 长寿区农信信向社区银行转化中尚存的问题
    5.1 产权结构设置有待完善
        5.1.1 尚未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
        5.1.2 大股东存在的双重身份
    5.2 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5.2.1 社员大会的权力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5.2.2 理、监事会履行职责乏力
    5.3 内控机制有待完善
        5.3.1 尚未建立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审机构
        5.3.2 信贷管理机制存在差距
        5.3.3 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5.4 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真正胜任的专业人才
    5.5 金融服务质量、金融产品创新处于劣势
6 进一步促进长寿区农信社向社区银行转变的政策建议
    6.1 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牢固树立为社区经济服务的思想
        6.1.1 通过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来争取客户、拓展业务
        6.1.2 必须树立营销意识,树立为客户服务的观念
    6.2 进一步深化长寿区农信社管理体改革
        6.2.1 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
        6.2.2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6.2.3 适时调整市联社管理职能
        6.2.4 不断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6.3 认真制定社区金融业务发展战略
        6.3.1 明确信用社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
        6.3.2 积极培育优质客户,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和创新力度
        6.3.3 加强风险管理,构筑长效严控的风险管理机制
        6.3.4 改革机构网点设置,提高网点服务能力
        6.3.5 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金融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6.3.6 加强社区金融业务宣传,向社区居民传授金融服务知识
    6.4 信用社社区银行改革前景展望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J]. 刘伟,朱雨顺.  农金纵横. 2004(03)
[2]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J]. 晏露蓉,林晓甫.  金融研究. 2003(10)
[3]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J]. 盛勇炜.  金融研究. 2001(05)
[4]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 谢平.  金融研究. 2001(01)
[5]农信社有限改革[J]. 于宁,何禹欣.  财经. 2003 (15)



本文编号:3636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36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