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5:4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但是伴随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其在劳资关系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劳动报酬偏低、劳动环境恶劣等,造成民营企业劳资矛盾、劳资利益的失衡,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心理契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到管理学领域,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在组织中发挥着巨大的效能。当组织与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达成“心灵默契”时,心理契约会对改善劳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把心理契约理论引入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中,可以使组织与员工找到双方共同的目标和价值标准,提高彼此间的信任度,减少劳资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从而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本研究以对民营企业范围进行界定为出发点,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心理契约理论、劳资关系理论为基础,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民营企业劳资...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劳资关系管理理论的研究
1.3.3 应用心理契约理论对劳资关系管理的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和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2.1.1 心理契约的概念
2.1.2 心理契约理论的概况
2.2 劳资关系管理理论
2.2.1 劳资关系的概念
2.2.2 劳资关系的三要素
2.2.3 劳资关系管理的原则
2.3 民营企业概述
2.3.1 民营企业的界定
2.3.2 民营企业的特点
2.4 小结
3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的心理契约相关因素调研
3.1 心理契约相关因素的问卷设计
3.1.1 预测量表的设计
3.1.2 预测问卷的数据采集和检验
3.1.3 正式问卷生成及其维度
3.2 问卷调研
3.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2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3.3 问卷因子分析
3.3.1 判断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3.3.2 因子的提取
3.3.3 因子命名及解释
3.4 小结
4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
4.1 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的期望责任
4.2 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责任履行情况分析
4.3 组织对员工责任期望的回归分析
4.3.1 “契约期望”激励效应的回归分析
4.3.2 “契约期望”期望值高低的激励效应比较
4.4 组织履约对员工心理契约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4.4.1 相关性分析
4.4.2 组织履约对员工责任履行情况影响的回归分析
4.5 小结
5 民营企业组织与员工责任模型构建及劳资关系管理建议
5.1 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责任模型的构建
5.1.1 责任模型的构建原则
5.1.2 责任模型的构建
5.1.3 责任模型的分析
5.2 基于模型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的建议
5.2.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5.2.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5.2.3 加强沟通,营造共同价值观
5.2.4 正确对待心理契约责任中的单向期望
5.3 小结
总结
1 研究成果
2 创新与不足
2.1 创新点
2.2 不足
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J]. 肖颖. 商场现代化. 2008(26)
[2]从“浙江模式”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J]. 陆立军,王祖强. 人民论坛. 2008(02)
[3]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J]. 牛玉军. 现代商贸工业. 2007(12)
[4]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 现代大学教育. 2007(04)
[5]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J]. 石若坤,刘新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03)
[6]民营企业的特点及管理创新探讨[J]. 吕惠明. 商场现代化. 2007(10)
[7]心理契约的概念、主体及构建机制研究[J]. 曹威麟,朱仁发,郭江平.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2)
[8]论马克思劳资竞争合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刘炳福,刘肇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9]当代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及其发展[J]. 罗兴武.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3)
[10]劳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及其管理[J]. 赵琛徽.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博士论文
[1]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 李原.首都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 石巧妮.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忠诚度培养与提升研究[D]. 董创春.天津商业大学 2007
[3]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研究[D]. 王瑛.兰州理工大学 2007
[4]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张倩.贵州大学 2006
[5]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 张云萍.浙江工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6620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劳资关系管理理论的研究
1.3.3 应用心理契约理论对劳资关系管理的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和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2.1.1 心理契约的概念
2.1.2 心理契约理论的概况
2.2 劳资关系管理理论
2.2.1 劳资关系的概念
2.2.2 劳资关系的三要素
2.2.3 劳资关系管理的原则
2.3 民营企业概述
2.3.1 民营企业的界定
2.3.2 民营企业的特点
2.4 小结
3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的心理契约相关因素调研
3.1 心理契约相关因素的问卷设计
3.1.1 预测量表的设计
3.1.2 预测问卷的数据采集和检验
3.1.3 正式问卷生成及其维度
3.2 问卷调研
3.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2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3.3 问卷因子分析
3.3.1 判断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3.3.2 因子的提取
3.3.3 因子命名及解释
3.4 小结
4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
4.1 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的期望责任
4.2 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责任履行情况分析
4.3 组织对员工责任期望的回归分析
4.3.1 “契约期望”激励效应的回归分析
4.3.2 “契约期望”期望值高低的激励效应比较
4.4 组织履约对员工心理契约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4.4.1 相关性分析
4.4.2 组织履约对员工责任履行情况影响的回归分析
4.5 小结
5 民营企业组织与员工责任模型构建及劳资关系管理建议
5.1 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责任模型的构建
5.1.1 责任模型的构建原则
5.1.2 责任模型的构建
5.1.3 责任模型的分析
5.2 基于模型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管理的建议
5.2.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5.2.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5.2.3 加强沟通,营造共同价值观
5.2.4 正确对待心理契约责任中的单向期望
5.3 小结
总结
1 研究成果
2 创新与不足
2.1 创新点
2.2 不足
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J]. 肖颖. 商场现代化. 2008(26)
[2]从“浙江模式”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J]. 陆立军,王祖强. 人民论坛. 2008(02)
[3]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J]. 牛玉军. 现代商贸工业. 2007(12)
[4]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 现代大学教育. 2007(04)
[5]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J]. 石若坤,刘新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03)
[6]民营企业的特点及管理创新探讨[J]. 吕惠明. 商场现代化. 2007(10)
[7]心理契约的概念、主体及构建机制研究[J]. 曹威麟,朱仁发,郭江平.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2)
[8]论马克思劳资竞争合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刘炳福,刘肇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9]当代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及其发展[J]. 罗兴武.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3)
[10]劳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及其管理[J]. 赵琛徽.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博士论文
[1]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 李原.首都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 石巧妮.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忠诚度培养与提升研究[D]. 董创春.天津商业大学 2007
[3]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研究[D]. 王瑛.兰州理工大学 2007
[4]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张倩.贵州大学 2006
[5]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 张云萍.浙江工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6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3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