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浅析中国合同法上的惩罚性违约金

发布时间:2022-07-11 10:04
  本文从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第3款规定之违约金的性质的争论入手,集中探讨了中国合同法上的惩罚性违约金和赔偿性违约金的判断标准,并进而分析了违约金责任的成立、违约金数额的调整以及违约金与定金(主要是违约定金与解约定金)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例,法解释学的方法——通过体系解释、文义解释、类推解释和限缩解释等方法协调民法中关于违约金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历史分析的方法。在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并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传统的判断惩罚性违约金的两种标准——“数额说”(以违约金的数额是否高于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标准)和“履行说”(以违约金是否排斥强制履行或替补赔偿为标准)进行了深入剖析,借鉴美国合同法判断罚金和清偿性违约金的标准,提出了“综合说”——在迟延履行和不完全履行时,以违约金的数额是否高于缔结合同时可预见的损失为标准,即“修正数额说”;在履行不能和拒绝履行时,以违约金能否排斥强制履行或者替补赔偿为标准,亦即保留“履行说”。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合同法》上的违约金规定及性质判定
    2.1 《合同法》上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2.1.1 对《合同法》第114 条第3 款规定的理解
        2.1.2 对《合同法》中其他相关条款的理解
    2.2 违约金的立法政策及性质判定
        2.2.1 对英美法系的考察及我国的做法
        2.2.2 违约金性质的判断标准
第3章 违约金责任的成立及违约金的调整
    3.1 违约金责任的成立
    3.2 赔偿性违约金的调整
        3.2.1 赔偿性违约金高低的比较标准
        3.2.2 赔偿性违约金的增额
        3.2.3 赔偿性违约金的减额
    3.3 惩罚性违约金的调整
第4章 违约金与定金的关系
    4.1 违约金与违约定金
    4.2 违约金与解约定金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657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57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