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解释方法在合同漏洞填补时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补充解释方法在合同漏洞填补时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交易习惯 电线电缆 解释方法 合同漏洞 供货合同 漏洞填补 合同法 补充协议 买卖合同 合同有效期
【摘要】:正【裁判要旨】合同出现漏洞,应当首先适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填补。对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商品,在买卖合同双方不能达成补充协议以填补合同漏洞时,不能直接以交易习惯填补,而应当先选择以补充解释的方法填补,更加符合双方订立合同的本意。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交易习惯 电线电缆 解释方法 合同漏洞 供货合同 漏洞填补 合同法 补充协议 买卖合同 合同有效期
【分类号】:D920.5;D923.6
【正文快照】: 【裁判要旨】合同出现漏洞,应当首先适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填补。对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商品,在买卖合同双方不能达成补充协议以填补合同漏洞时,不能直接以交易习惯填补,而应当先选择以补充解释的方法填补,更加符合双方订立合同的本意。案号一审:(2010)北商初字第2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潜规则下的货物运输“补充协议”不应由保险公司埋单[J];保险研究;2007年03期
2 朱丽君;;物业管理中业主搭建行为的研究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0期
3 王戎;;浅谈货物运输中存在的潜规则[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3期
4 石瑛;王玉震;;休息日帮学徒受伤的工伤认定[J];劳动保护;2010年01期
5 陈金钊;;文义解释:法律方法的优位选择[J];文史哲;2005年06期
6 孙晔;李鑫;;德国著作权法限制制度解释方法变迁初探[J];法律方法;2009年00期
7 侯学勇;;法律解释方法的证立功能与司法能动主义[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单忠献;关于司法裁判中适用法律的解释问题[J];兰州学刊;2004年02期
9 刘飞;;宪法解释的规则综合模式与结果取向——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为中心的宪法解释方法考察[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10 郝勇;王勇;;论无资格无船承运人海运合同的法律效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龚恒超;;提高司法判决可接受性需要更多“揆情度理”——学习董必武法学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季奎明;;论次级债权的法律规制:以私法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3 蒋奋;;财政资助提供者探究——基于对加拿大牛奶和奶制品案与美国出口限制案的考察[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4 张继成;;法律解释-裁判规范的正当性证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5 孙飞;;深圳市苏一建实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星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拖欠工程款纠纷仲裁案[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庞标;;车路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杨中;;企业法律风险的识别防范与化解[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玉如;;简论法经济学中的法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梅生;“随行就市” 必须约定明确[N];经理日报;2005年
2 程增来;手续不规范依据交易习惯[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黎兆丰;从交易习惯可认定本案构成表见代理[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邱隆芬;本案应如何适用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先楚;合同法“未尽事宜条款”当取消[N];重庆商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邓新建 本报通讯员 吴娇;法院判交易习惯不具法律效力[N];法制日报;2006年
7 刘常俭邋冯豫;胁迫工程承包商签合同 雇主再次上诉二审败诉[N];河北日报;2007年
8 肖乐新;该买卖合同是否成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英竹;跨国追债要打“组合拳击”[N];人民日报;2009年
10 郭京霞;北京一中院判决一起“非典”期间的合同纠纷案[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2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姜福东;返回方法论的法律解释学[D];山东大学;2009年
4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5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彬;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9年
7 刘成安;论裁判规则[D];山东大学;2009年
8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9 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凌斌;论美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向容;法律解释方法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任国松;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祝婷;比较法解释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鸣飞;由“买者自慎”原则的发展谈美国合同法中的缔约前披露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陈栋;英美合同法中违约获益返还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路晓霞;混合法传统下的南非合同法[D];湘潭大学;2004年
8 刘晓明;走向合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9 尹洪阳;法律解释的本体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尹传波;论文义解释[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3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64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