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第三人胁迫与第三人欺诈而订立合同的效力
本文关键词:论因第三人胁迫与第三人欺诈而订立合同的效力
更多相关文章: 三人 效力问题 契约自由 表意人 撤销权 信赖利益 德国法 法的精神 损害赔偿 俄罗斯民法典
【摘要】:正合同法的精神就是契约自由,保证合同当事人具有足够自主决定能力,使得意思表示健全。然而,每一个意思形成的过程中都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从而导致意思表意者作出的意思表示出现瑕疵的情况。我国现行民法继受了德国法的传统,承认了受欺诈和受胁迫的意思表示,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重要类型。但是,我国民法对于因第三人胁迫与第三人欺诈而订立合同,无论是关于"第三人"的界定还是其效力问题却是留下了空白。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关键词】: 三人;效力问题;契约自由;表意人;撤销权;信赖利益;德国法;法的精神;损害赔偿;俄罗斯民法典;
【分类号】:D913
【正文快照】: 合同法的精神就是契约自由,保证合同当事人具有足够自主决定能构成要件,合同即为无效或为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与合同相对人实施力,使得意思表示健全。然而,每一个意思形成的过程中都会因各种主欺诈、胁迫的后果完全相同。持这种立法例的有《意大利民法典》、客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琳;构建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武广韬;确立第三人的有偿担保[J];法学杂志;1997年02期
3 师法起;李金一;;侦查第三人刍议[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燕;;浅析仲裁第三人的概念、分类和法理基础[J];法制与社会;2011年35期
5 彭杨;略谈两种诉讼第三人[J];法律适用;1996年02期
6 刘宇辉;合同第三人权利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周兰领;行政第三人研究[J];行政与法;2003年04期
8 肖鹏,刘惠荣,张雷;论第三人与仲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富君;国有企业出售时第三人债权保护的几个问题[J];兰州学刊;2004年01期
10 杨莉萍;陈力;;对行政第三人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涛;;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刍议[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2 丁爱玲;;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可行性探析[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琦;王菲;;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叶永禄;曹莉;;论我国仲裁第三人的理论基础及制度构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云波;;缔约利益受第三人侵害时应予救济的基础原因[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段金全;;篮球“三人进攻配合”教学设计[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7 李锋军;范天云;席学强;;撞车杀人两乘员死亡而驾驶员受伤轻微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陶元露;;浅议仲裁第三人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9 刘树艺;;税法上的第三人责任[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10 赖华平;;故意·过失:工伤认定中第三人过错因素考量——兼论工伤认定之实质要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双武;执行中能否对第三人变更和追加[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徐平;本案第三人到期债权能否执行[N];江苏科技报;2007年
3 记者 刘先琴;90后大学生黄河勇救三人[N];光明日报;2013年
4 纪永胜;第三人能否参与劳务抵债[N];江苏法制报;2013年
5 记者 赵广俊;挪威公交车被劫三人死亡[N];光明日报;2013年
6 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 段晓东;以第三人名义登记的车辆能否扣押[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孙兴国 杜文娟;抢劫罪的暴力对象是否包括对财产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N];法制生活报;2013年
8 杨 玲;仲裁中不宜设立“第三人”[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首席记者 李晓霞 实习生 洪明媛 门云云;我市三人入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N];兰州日报;2013年
10 孔宪根;原告能否申请第三人参加诉讼[N];江苏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禹卫华;中国大众媒介信息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郭平宜;第三人侵害缔约关系的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仲伟珩;专家第三人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云;仲裁第三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2 左俣佳;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徐红;仲裁第三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纹婷;专家对第三人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赵立公;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董曙雯;论民商事仲裁第三人[D];郑州大学;2007年
7 傅美容;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第三人权益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杨翠屏;论第三人与有过失[D];山东大学;2007年
9 田青竹;政府信息公开中第三人的权利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胡丽晖;仲裁第三人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3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64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