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团购中的法律监管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团购中的法律监管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这个黄金时代中人与人交流的最大载体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团购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网络团购这种新兴的交易模式以其特有的价格优势迅速风靡全球,然而,其虚拟的交易平台也使得它迅速暴露自身弱点。网络团购很快爆发了大范围的诚信危机。而法律在面对网络团购层出不穷的问题时,却迟迟未作出相应的反应,现有的法律规定在这一新兴的交易模式下所发挥的法律效力不尽人意。消费者权益频频被侵,越来越多的消费纠纷使得网络团购中的法律监管愈显重要。如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对网络团购这一新型的消费方式的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网络团购环境下的法律监管作为梳理,从以下四个部分探讨问题。第一部分,本文一开始以网络团购的基本概念为入手点。认为网络团购即是传统的团购结合互联网平台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购物方式。故,其本身是既有其“旧”的传统团购特点,又有其“新”的电子商务购物特点。然后,本文通过对网络团购的三种模式的简要叙述,发现网络团购的组织形式是围绕着定价机制来的。得出,由消费者发起的自发团购模式属动态定价机制,而由销售商发起的网络团购营销模式和第三方网络组织商业团购属静态的价格机制。在网络团购的优劣势问题上,笔者充分考虑到网络购物的“新”、“旧”特点,结合网络团购的三种模式,得出其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优势:增加了买卖双方的总效用及有利于资源的配置。主要问题:网络团购的竞争市场处于亚健康、诚信危机、缺乏在线支付担保机制、交易时长、成交率低、售后机制不完善等。从而发现网络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机制上的问题,又有市场上的问题。另,笔者针对上述网络团购所存在的问题,尝试性的从网络团购中的主体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关的一系列简要分析。考虑到三方主体的关系,发现组织者与销售者间的法律关系是合作关系、代理关系、居间关系、行纪关系;组织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买卖合同关系;关于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两种观点:不存在法律关系和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最后组织者与政府监管之间属于一种类似于“守卫和小偷”的关系状态,他们间的法律关系也是一种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政府这个“守卫”只有进行有力的法律监管才能使得网络团购市场健康有序的运行。第二部分,对我国网络团购的法律监管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先是阐述了我国网络团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网络团购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及相关的电子商务条例和地方政策。后指出我国网络团购法律监管的不足,主要包括法律不健全、市场监管不足、违法违规行为惩处不利、行政监管薄弱四方面。第三部分,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方法对联合国、欧盟、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外的网络团购法律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引用。在充分考虑到我国网络团购的法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外一些较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例如,美国在隐私权上的关注、欧盟在消费者撤回权上的重视、德国互联网法的独立性、新西兰对当事人间的责任确定、澳大利亚的行业自律机制等。第四部分,我国网络团购法律监管的完善。该部分主要是针对前三部分所出现的问题而提出一些建议。文中在谈到网络团购法律监管的必要性及法律监管原则后提出四点建议。首先,要从立法上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仅有《电子签名法》,而《电子签名法》其法律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现实生活中适用度不高。同时,现有的法律又难以满足网络团购的法律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立法上的完善已显得迫在眉睫;其次,需构建监督管理体制。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完善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推广第三方支付担保机制;再次,完善网络市场出入、运营的法律监管,做到出入全程实现法律监管;最后,明确法律责任,推行目标责任制,明确网络团购三方主体各自的法律责任,避免出问题就“踢足球”的怪现象。完善我国网络团购的法律监管对保护网络团购三方主体权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网络团购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网络团购 法律监管 消费者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5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1. 研究背景11
- 2. 研究意义11-12
- (二)文献综述12-14
- 1.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网络团购的阐述12-13
- 2. 网络团购中的法律监管13-14
- (三)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14-15
- 一、网络团购概述15-27
- (一)网络团购的定义与特点15-18
- 1. 网络团购的定义15
- 2. 网络团购的特点15-18
- (二)网络团购的模式18-19
- 1. 由消费者发起的自发团购模式18
- 2. 由销售商(生产商、零售商)发起的网络团购营销模式18
- 3. 第三方网络组织商业团购18-19
- (三)网络团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19-22
- 1. 网络团购的优势19-20
- 2. 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20-22
- (四)网络团购中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22-27
- 1. 网络团购中的主体22-24
- 2. 网络团购中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24-27
- 二、我国网络团购的法律监管现状27-33
- (一)我国网络团购的相关法律法规27-29
-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7
- 2. 《合同法》27-28
- 3. 《电子签名法》28
- 4. 相关的电子商务条例及地方政策28
- 5. 《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28-29
- (二)我国网络团购的法律监管困境29-33
- 1. 法律不健全29-30
- 2. 市场监管不足30
- 3. 违法违规行为惩处不力30-31
- 4. 行政监管薄弱31-33
- 三、国外关于网络团购的法律监管现状及其经验33-39
- (一)国外关于网络团购的法律法规33-36
- 1. 联合国33
- 2. 美国33-34
- 3. 欧盟34-35
- 4. 德国35
- 5. 新加坡35
- 6. 澳大利亚35-36
- (二)国外关于网络团购法律法规的可借鉴之处36-39
- 1. 美国对隐私权上的关注36
- 2. 欧盟在消费者撤回权上的重视36-37
- 3. 德国互联网法的独立性37
- 4. 新加坡对当事人的责任确定37
- 5. 澳大利亚的行业自律机制37-39
- 四、我国网络团购法律监管的完善39-52
- (一)我国网络团购法律监管的必要性39-41
- 1. 明确我国网络团购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所必需39-40
- 2. 我国网络团购市场健康发展所必需40
- 3.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所必需40-41
- (二)我国网络团购法律监管原则41-43
- 1. 公平、公正原则41
- 2. 以市场为导向原则41
- 3. 信息安全原则41-42
- 4. 信息真实原则42
- 5.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42-43
- (三)我国网络团购法律监管的完善对策43-52
- 1. 完善立法43-48
- 2. 构建监督管理机制48-49
- 3. 完善网络团购市场出入、运营的法律监管49-50
- 4. 明确法律责任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媚媚;;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制——以澳大利亚《团购行为准则》为视角[J];消费经济;2012年01期
2 左秀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基于GROUPON模式的网络团购[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潘军;崔宏利;;网络点击合同下在线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赵福军;;美国团购模式在中国应慎行[J];IT时代周刊;2010年13期
5 杨琴;;中日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法体系比较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6 周昕;;网络时代的消费者知情权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姚峰;;团购现象的博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钱大可;;浅议网络团购[J];商业时代;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竞;保险监管行政处罚效果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孙晓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泽宇;论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延边大学;2014年
4 赵平平;我国网络团购服务业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牛力;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张鹏;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7 田欣欣;论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张怡;我国团购网站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9 文雨菲;网络团购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重庆大学;2013年
10 娄丁予;论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9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66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