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浅析《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发布时间:2017-08-14 15:29

  本文关键词:浅析《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合同法 不安抗辩权 预期违约


【摘要】: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都是为应对合同当事人先期违约、为非违约方提供期前保护的制度。我国《合同法》同时规定了两项制度,但这种立法体例导致了实践中适用条件的重叠和适用效果的矛盾。从制度选择和立法设计两个环节寻找问题根源,并且通过比较分析两项制度的异同和内在联系,得出问题出现在立法设计环节的结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合同法 不安抗辩权 预期违约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不安抗辩权制度和预期违约制度是合同法律规范中的重要制度,分别起源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其目的都是为合同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期前的利益保护。二者各有特色和优点,也有弊端和不足。我国1999年《合同法》对二者都有所吸收。此种立法体例的出发点是坚持大陆法系传统并兼采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薇,黄辉;论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兼谈我国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协调问题[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2 李彦博;;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之比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寒;;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之比较与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2 张敬华;;从CISG第71条看预期违约制度中的中止履行[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3 王勤,王坤;不安抗辩权制度与预期违约制度之比较研究[J];理论月刊;2005年11期

4 杨德兴;;论先履行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有效衔接[J];社科纵横;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鲁国利;合同中期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杜宛晏;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葛旭;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赵晋;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谢燕鹏;论预期违约规则与不安抗辩权之立法整合[D];吉林大学;2006年

7 吴文俊;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预期违约制度[D];苏州大学;2006年

8 陈柏霖;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冯晓霞;论不安抗辩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建,李园;论我国合同法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与预期违约制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建学;高君智;;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刍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3期

2 张璋;;对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批判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3 王红;李庆翠;;试论不安抗辩权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4 莫俊秀;张广才;;论不安抗辩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边志伟;陈媛;;浅议消解不安抗辩权内在矛盾的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6 吴娟;;浅析我国《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黄惠;;试论不安抗辩权[J];企业家天地;2006年12期

8 文荣周;;浅析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9 贾培荣;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李晴;;论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2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黄洪俊;黄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7 朱树英;;从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情况看需要对《合同法》第286条的操作性予以规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郑成思;;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9 曾少友;;合同法定书面形式欠缺对效力的影响及治愈途径之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索立军;张思锐;;论我国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太原市劳教所 甄国海;浅析合同法中“三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N];山西科技报;2008年

2 ;了解合同法规加强自我防范[N];中国纺织报;2001年

3 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祖月;合同与合同法[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4 李保全;合同法中对格式合同的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孙文鹰;守望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合同法的发展与诉讼法的制约[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樊玉芳;合同法与律师执业[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8 殷少平 王艳苹;合同法的几个问题[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沈舟平;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与不公开本人身份的代理[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杨永清;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溯及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2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7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侯国跃;契约附随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波;不安抗辩权制度与预期违约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李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朱军;论不安抗辩权[D];湘潭大学;2005年

4 任平涛;不安抗辩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建霞;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魏绍杰;预期违约制度的中美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周英民;不安抗辩权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朴青龙;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思考[D];延边大学;2011年

10 陈丽君;论我国税收之债的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3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673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