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版权协议对图书馆权利的制约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09:29

  本文关键词:版权协议对图书馆权利的制约与对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图书馆 数字信息资源 版权法 合同法 版权许可 版权协议


【摘要】:版权协议有利于厘清图书馆与数字资源生产商、销售商等权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是权利人对版权协议的非理性运用,使得不公平的协议条款对图书馆权利造成了不合理的压缩。对此,图书馆界应明晰双方的义务和责任,积极采取提出立法建议、制定行业性版权协议样本、构建图书馆联盟许可机制、同权利人开展充分谈判等有力措施。
【作者单位】: 安阳市图书馆;
【关键词】图书馆 数字信息资源 版权法 合同法 版权许可 版权协议
【分类号】:D923.41;G250.76
【正文快照】: 同数字资源生产商、销售商等权利人开展磋商,签订版权协议是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不可缺少的标准业务环节。意思自治、契约自由是缔结版权协议的基本原则。[1]然而,权利人凭借其对数字资源的垄断而占据的卖方市场的强势地位对版权协议的非理性推崇与滥用,使协议的部分条款对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伟君;;版权扩张对信息获取的影响及其反垄断法规制[J];科技与法律;2006年01期

2 宛玲;魏蕊;;图书馆数字资源许可原则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3 潘菊英;;国外电子资源许可联盟的实践及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7年05期

4 黄国彬;;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卫东,贾长学;Internet信息资源及其检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夏书林;;论网络环境中科技编辑对学术成果的价值判断[J];编辑学报;2006年06期

3 文庭孝;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比较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1年04期

4 龚蛟腾;Internet信息资源及信息检索[J];图书与情报;2003年06期

5 方卿;我国电子出版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01期

6 周冬敏;邓三鸿;王昊;;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被引速率和影响因子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2004—2006)[J];出版科学;2008年05期

7 潘树广;我国网上的“馆藏目录”[J];辞书研究;2001年03期

8 蔡迎春;;图书馆实现网络采访的途径和方法[J];当代图书馆;2003年01期

9 龙静;现代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危毅;网上学科资源的导航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东君;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肖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3 唐琼;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效军;网络版权保护中的技术措施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丁丁;网络学术期刊的发展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0年

3 于丹辉;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检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玲;论数字图书馆虚拟馆藏的建设[D];湘潭大学;2002年

5 罗贤春;经济信息分析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6 丁莉;论数字化资源的分布与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民;信息资源整合与价值管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郑德俊;基于网络的信息合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谭明君;电子参考源构建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胡频庚;公安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林,宛玲,徐引篪,宋小冬,王欣;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技术要求[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菊英;图书馆电子期刊许可使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银良;丛璐;;未来版权及其转让辨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1期

2 田芳;梁芳;许舒可;;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8年16期

3 马晓刚;;谈谈版权管理[J];中国出版;1987年11期

4 夏雅丽;论著作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法:特点、优点与缺点[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01期

6 郑成思;版权主体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1期

7 胡鸣鸣;;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版权保护[J];兰台世界;2006年03期

8 彭学龙;;版权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朱庆锋;;网络链接与版权侵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zoe;;The art newpaper:艺术和版权,究竟谁更危险[J];东方艺术;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2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黄洪俊;黄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7 朱树英;;从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情况看需要对《合同法》第286条的操作性予以规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寿步;;论版权与专利若干基本概念——试议美国版权法第102条的翻译[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9 郑成思;;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10 曾少友;;合同法定书面形式欠缺对效力的影响及治愈途径之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太原市劳教所 甄国海;浅析合同法中“三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N];山西科技报;2008年

2 ;了解合同法规加强自我防范[N];中国纺织报;2001年

3 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祖月;合同与合同法[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4 美国富兰克林法律中心教授 玛丽·王;版权法也保护网络服务提供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李保全;合同法中对格式合同的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孙文鹰;守望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合同法的发展与诉讼法的制约[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樊玉芳;合同法与律师执业[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9 殷少平 王艳苹;合同法的几个问题[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沈舟平;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与不公开本人身份的代理[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君;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4 黄汇;版权法上的公共领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李雨峰;思想控制与权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素玉;版权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合同法上第三人之法律地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孙海源;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高阳;合同法中的合并条款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郑磊斌;融资租赁合同制度研究——以合同法融资租赁章为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沈正华;技术措施法律保护与合理使用原则的协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邓川;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许波;基于适度保护原则的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尹士忠;格式条款效力的立法限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阔;合同法诚信原则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士峰;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9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829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