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统筹公平与效率时不我待

发布时间:2017-09-14 18:41

  本文关键词:统筹公平与效率时不我待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 劳动力市场 劳动合同法 既得利益 经济成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 显失公平 关注度 雇主权 利益取向


【摘要】:正近期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各界对于该项修法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整治违规滥用劳务派遣。劳资双方基于各自利益取向,就此展开激烈博弈,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局面。原因很简单,有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已急速膨胀至6000万人左右,占到职工总数16%,有这种既深且广的利益关涉,关注度自然不断放大。滥用劳务派遣显失公平自不待言,然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除了上文所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更在于导致既得利益者得以坐大的集体行为困境。具体来说就是:一个过度自由、过度强调雇主权利的劳动力市场固然不足取,但一个过度规制、过度强调雇员权利的劳动力市场同样不利于经济成长,其最终结果,反而会损害到雇员利益。
【关键词】劳务派遣 劳动力市场 劳动合同法 既得利益 经济成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 显失公平 关注度 雇主权 利益取向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近期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各界对于该项修法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整治违规滥用劳务派遣。劳资双方基于各自利益取向,就此展开激烈博弈,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局面。原因很简单,有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已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晓婷;;论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2 赵靖;;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3 赵瑞芳;;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的劳务派遣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1期

4 ;首届全国劳务派遣高峰论坛即将召开[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5 ;富士康对“劳务派遣”心有不甘[J];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05期

6 曹晓星;;《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专节规定的思辨[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11期

7 杨剑锋;;劳务派遣十二年[J];中国就业;2002年03期

8 ;关注[J];经济导刊;2008年02期

9 陈德喜;;浅谈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规范与发展[J];华商;2008年07期

10 梁雪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下银行业劳务派遣制度的对策[J];浙江金融;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金龙;曾小春;;微观视角的贫困地区人口流动机制探讨[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课题组;;加入WTO对浙江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10 孙文远;裴育;;国际外包与劳动力市场关系:基于美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伟杰;劳务派遣无序发展“架空”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钱培坚;劳务派遣不应成为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灰色地带”[N];工人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许浩;劳务市场无序 派遣制度滥用[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钟振宇;劳务派遣缘何突然火爆[N];四川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汉澍;四海商舟曝用工丑闻电商业用工乱象频发[N];华夏时报;2011年

6 信慧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定规矩[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7 郭晓宇;再派遣转派遣二次派遣均违法[N];法制日报;2007年

8 梁忻;《劳动合同法》净化劳务派遣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娇萍;劳务工权益有人“负责”了[N];工人日报;2007年

10 樊艳兵;“劳务派遣”漏洞应早日堵上[N];工人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阳;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于艳芳;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9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籍林;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感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毛东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郭喜平;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1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851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b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