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从居间人看众筹平台的性质

发布时间:2017-09-14 21:24

  本文关键词:从居间人看众筹平台的性质


  更多相关文章: 众筹平台 居间人 法律特征


【摘要】:众筹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出现引发了很多法律争议。众筹的法律性质应该如何界定,是应适用现有法律进行规制,还是为众筹这一新兴事物创设新的法律关系进行规制,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从众筹平台与合同法中居间人的性质进行探讨,认为众筹平台与居间人性质相同,微有区别。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众筹平台 居间人 法律特征
【分类号】:D924.3;F832.4;F724.6
【正文快照】: 一、众筹平台的概述“众筹”第一次出现在《创业邦》杂志2011年2月刊中一篇名为《众筹的力量》译文中。Crowdfunding即为众筹。一般认为是美国人Michael Sullivan在2006年首次提出Crowdfunding一词,用来阐释他当时正在建立的融资平台——Fundavlog的主要核心思想。牛津字典对C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莹;王光岐;;我国众筹融资的运作模式及风险研究[J];浙江金融;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越;朱艾琦;顾思芸;金丰哲;李宏超;;互联网金融给船舶融资模式带来新机遇[J];经营管理者;2014年31期

2 陈秀梅;程晗;;众筹融资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12期

3 葛昀;;中小企业筹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11期

4 王欢;;境外众筹模式对我国的借鉴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年20期

5 王曙光;贺潇;贾镝;;众筹模式的激励相容、运作机制与风险监管——兼论中国式众筹的问题与趋势[J];金融与经济;2015年03期

6 王聪宇;;众筹融资企业实现平稳运营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2015年05期

7 王芍;李国义;;基于优化众筹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07期

8 陈志;;我国众筹融资的模式、现状及风险分析[J];金融电子化;2015年02期

9 武晋;;股权众筹中的信息对称性法律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10 乔慧娟;刘丽娜;;论众筹在我国发展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问题[J];特区经济;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小明;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传章;互联网金融模式及监管的国际比较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2 俞小孟;小微企业众筹融资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本华;;美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3年01期

2 黄健青;辛乔利;;“众筹”——新型网络融资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启示[J];国际金融;2013年09期

3 李雪静;;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年08期

5 范家琛;;众筹:创意者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J];企业管理;2013年10期

6 袁康;;互联网时代公众小额集资的构造与监管——以美国JOBS法案为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06期

7 施俊;;众筹模式与P2P应深度合作[J];新财经;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京堂;金属材料厂是供货人还是居间人、介绍人[J];律师世界;1995年06期

2 姜先良;居间人合同诈骗之司法认定[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2期

3 周小明;试论居间人的报酬及其报酬请求权[J];政法论坛;1994年03期

4 戴和平;;中介居间不成 买家不能获赔[J];楼市;2007年22期

5 周克军;耿新;;论期货居间人及其引发的期货交易风险[J];法制与社会;2006年22期

6 田庆琪;;居间法律制度初探[J];法治论丛;1989年01期

7 周小明;居间人的报酬及其报酬请求权初探[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8 游本强;刍论居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9 汤文平;;从“跳单”违约到居间报酬——“指导案例1号”评释[J];法学家;2012年06期

10 徐开墅;经纪人与居间人的不同民事法律关系[J];政治与法律;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金明;期货公司对期货居间人管理模式的探讨[N];期货日报;2003年

2 王爱华;论期货居间人从业资格的确立(1)[N];期货日报;2004年

3 方剑春;居间人,,医药营销的灰色哑语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朱家明 沐兰;析期货市场的居间人[N];江苏法制报;2006年

5 张旭;医药居间人走入佣金时代[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赵郑;居间人的活法[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黄嵘;期货居间人遭遇监管严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钱晓涵;欲规范“编外部队”监管部门摸底期货居间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李中秋;期货居间人管理办法酝酿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湖北证监局 赵阳;关于加强期货居间人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N];期货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珍兰;我国期货交易居间人监管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汪阳;“跳单”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D];湘潭大学;2013年

3 郑凌雪;我国期货居间人问题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4 余菲菲;房地产买卖居间人请求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5 赵娟;论房屋买卖居间人的如实告知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洋;居间行为的原因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52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852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