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情势变更制度与合同法相关制度之边界
本文关键词:厘清情势变更制度与合同法相关制度之边界
更多相关文章: 情势变更制度 重大误解 显失公平 不可抗力 目的不达
【摘要】:情势变更制度与合同法体系内的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不可抗力、法定解除等相关制度易发生混淆。通过案例分析并运用民法解释学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情势变更制度与因重大误解而可变更、可撤销制度存在竞合可能,与因显失公平而可变更、可撤销制度差别显著;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易混淆的原因在于依大情势说情势变更包含不可抗力;"小情势"-商业风险+政策法律变动≈司解二第26条界定的情势变更;情势变更制度与法定解除制度中的"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涵义相同。
【作者单位】: 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情势变更制度 重大误解 显失公平 不可抗力 目的不达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2009年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施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以下简称合同法司解二),其中第26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洪宾;SARS并非不可抗力——兼论情势变更原则[J];法律适用;2003年07期
2 于定明;也谈情事变更制度的构成要件[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3 卡斯腾·海尔斯特尔;许德风;;情事变更原则研究[J];中外法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 歆;[N];广西政法报;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刘雯,刘俊;试析民事惩罚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徐同远;;解读《物权法》第37条:物权法物权保护模式的认定——物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J];研究生法学;2007年03期
4 徐晓,晁育虎;私法责任正当性刍论——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中求证[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5 汤文平;;论合同解除、债权抵销之异议——《〈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评注[J];东方法学;2011年02期
6 蔡唱;;不作为侵权行为的要素与定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程顺增;;论情势变更制度与我国合同法体系之契合——以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6条的适用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2年06期
8 高圣平;;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41条、第42条和第43条为分析对象[J];法学杂志;2010年06期
9 戚燕方;;论电力企业民事侵权责任类型之选择[J];法学家;1998年03期
10 姚辉;刘生亮;燕林;;2004年民商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丁国峰;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麻锐;经济犯罪法律责任论纲[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郭佳宁;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戴谋富;建筑师专家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刘彦辉;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不动产物权登记错误的风险防范与补救[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定琴;论利益衡量视角下情势变更规则的适用[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萍;论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解与适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琪莎;情势变更制度适用的实践考察及理论分析[D];南开大学;2011年
5 高艳伟;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解与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戴慧;不动产登记错误赔偿责任的私法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嘉;房产政策性违约引发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毕振f;论建设工程合同履行中的情事变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诗瑶;论情事变更原则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许元果;情事变更下的再交涉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永双;合同法中的情事变更原则适用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彭真明;;民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论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3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左平凡;情势变更原则焦点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 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彭生;可撤销合同的认定及财产后果的处理[J];政法论坛;1993年04期
2 王俊;张卓玉;;相对无效合同的撤销权行使问题[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5期
3 肖金发;情势变更原则若干问题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谢愉虹;;试论合同法中的情事变更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5 沈陵;;刍议合同制度中的情势变更原则[J];内江科技;2009年10期
6 单体飞;周春华;;我国情势变更制度及其体系建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高波,韩秀丽;情势变更原则及其适用初探[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8 沈庆中;显失公平民事行为的规定弊大利小[J];法学;1993年08期
9 郭彬;论情势变更原则[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黄中林;;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之比较研究[J];青年思想家;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少华;吴宏忠;;不可抗力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海银;;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在合同法领域之比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严罡;;也论可撤销合同的效力[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梁兰芝;;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凌敏;陆毅;;面对建材价格大幅度上涨,施工企业所能采取的法律对策[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德成;;网络游戏侵权案的诉与辩——关于“远航诉联众挖坑游戏侵权案”的几点看法[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徐力;;医疗诉讼中的相关合同问题浅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周海智;;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周海智律师讲座摘要(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亚生;购房新政:可预控风险还是“不可抗力”?[N];工人日报;2011年
2 刘劲柳;旅游者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免责[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郑梦超;遇不可抗力事件游客欲取消行程是否属违约[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4 江中帆;误读“不可抗力”的代价[N];工人日报;2011年
5 李瑞兴;铺面转让难履约 不可抗力能免责[N];法治快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晓燕 张慧鹏 本报通讯员 林劲标 周桂颜;不可抗力伤游客 公平原则还公平[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欣君 春芳;协议存在重大误解可依法撤消[N];健康报;2006年
8 张烈忠 刘建红;赔偿协议显失公平可变更或撤销[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浙江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 黄恢月;不可抗力对旅游合同履行的影响及其应对(上)[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郑金雄 尤冰宁 竹雨 (本报记者 郑金雄 本报通讯员 尤冰宁);“不可抗力”考验游客应对能力[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资琳;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长青;合同法上的意思表示瑕疵及其法律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萍;重大误解合同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周靖雯;重大误解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张召强;论我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春梅;情事变更原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杨淼;论商品房预售合同中情势变更制度的适用[D];苏州大学;2008年
6 汪小华;显失公平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茹茹;显失公平原则在美国合同法上的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孟晋;重大误解民事行为认定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赖凌云;合同法上不可抗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范立磊;不可抗力规则适用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6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8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