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
[Abstract]:Reviewing the course of 60 years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in our country, we can see that the fundamental value orientation and purpose of its legislation is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This reflects the people's pursuit of establishing equal and harmonious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 and also reflects the nee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China's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China's future marriage and family legislation includes the Chinese Civil Code.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riage and family > should continue to highligh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building harmonious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2 陈苇;论我国婚姻无效与撤销制度的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陈苇;婚姻法修改及其完善[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4 陈苇;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构想[J];中国法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9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10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小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程鑫;离婚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发展的影响[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2 陈苇;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构想[J];中国法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青松;;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一元化”构建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2 刘超;;法伦理学视角下的婚姻自由[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3 源君;;性惩罚与同居权——夫妻间最隐秘的战争[J];大众心理学;2004年01期
4 张春;刘长军;;财产权利与和谐社会[J];经济导刊;2011年05期
5 于如涛;;现代社会中的骗婚与法律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6 于娟;;论死者人格利益的司法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7 金俭;;自由与和谐:不动产财产权的私法限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海泳;;议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及完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海坤;张浪;;《物权法》对构建法治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深远影响——从公法学角度透视[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崔士鑫 王比学;安宁与和谐[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穆子砺;论中国商事调解制度之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筠;论我国著作权转让登记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孟艳超;论我国附随义务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谭成英;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建飞;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5 朱丽;论我国亲属制度的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姜新文;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方乐坤;论精神安宁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孙启河;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言文静;浮动抵押制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婷;我国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1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17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