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税收信用缺失的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01:48
【摘要】:税收信用,作为权衡经济主体信用状况的重要标尺,良好的税收信用不仅便于信息使用需求者了解并作参考,还能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稽查的重要线索。但目前中国存在严重的税收信用缺失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与个人拖欠税款甚至是逃避税收的纳税信用问题,另一方面是税务机关不遵循税收征纳程序与标准而随意执法甚至是践踏税法的征税信用问题,这既影响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也影响着建设诚信、公正、效率、和谐国家的步伐。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税收信用的理论基础的论述。税收信用理论是法律信用理论在税收方面的延伸,探究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必不可少的,即是对法律信用理论这一基础理论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税收信用的含义及其组成的探讨,充分研究法律信用理论,同时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呼应,也为更好开展税收信用缺失原因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于我国税收信用缺失现状的基本说明,从我国税务稽查查处税收违法案件统计情况入手,引出我国纳税人诚信纳税问题及各地政府涉税信用缺失问题,通过分析,得出我国纳税人纳税遵从度较低,征税机关违规征税,我国税收信用缺失这一结论。第三部分分别从纳税人、征税机关、征税立法三个方面分析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首先,纳税人层面是从失信违法成本低下着手,对纳税人失信惩罚力度过于轻微,纳税人显著税痛导致厌税情绪产生;其次,征税机关层面税务稽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税务机关缺乏相应自我约束机制;此外,征税立法层面税收信用内容缺乏,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税收信用在税收立法中缺位。第四部分是对国外税收信用建设经验的借鉴。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税收信用建设的研究,吸取各国税收信用建设的经验,再针对我国现存的税收信用缺失具体原因,将适合我国现状改造的部分纳入参考建议,以期提升我国的税收信用水平。第五部分对改善我国税收信用缺失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包括在立法层面上,加快税收基本立法,保障诚信原则在税法中的地位。同时加大现有税收失信惩罚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在征税层面注重创新和规制征税机关征税方式,规范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创建全国范围的税收信用数据库等;在个人层面建议建立个人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个人主动申报与税务部门定期抽查相结合,将个人纳税信用等级与奖惩措施相挂钩。本文的基本思路是,第一,研究税收信用的理论基础,先从税收信用的含义及组成出发,再研究税收信用的法学理论支撑;第二,从相关调查研究了解税收信用缺失的现状,分别站在纳税人角度和政府角度进行税收信用缺失的调查,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分析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分别探讨纳税人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征税机关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征税立法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第四,国际经验借鉴,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税收信用建设,从中吸取适合我国税收信用建设的经验;第五,分别从立法,个人纳税人,征税机关等角度提出如何改变我国税收信用缺失现状,提升我国税收信用的具体措施与建议。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我国税收信用相关理论的研究,再综合国外纳税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实践,学习美、英、日三国提升征纳双方税收信用的经验,总结归纳出我国税收信用缺失之原因,从而针对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汲长路;;让纳税信用变成“真金白银”[J];中国农村金融;2015年23期

2 蔡昌;;税收诚信的理论基石与现实根基[J];财会学习;2015年13期

3 马小平;;管窥国外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5年20期

4 马小平;;税收信用缺失原因探析[J];价值工程;2015年19期

5 胡怡建;;我国税收改革发展的十大趋势性变化[J];税务研究;2015年02期

6 邓舒仁;;关于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的思考[J];征信;2015年01期

7 蔡昌;;税收信用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制度设计[J];税务研究;2014年11期

8 姚丹;孙军珍;孙逊;;纳税信用 企业看重的一块金字招牌[J];中国税务;2014年09期

9 樊勇;;以纳税信用建设推动全社会诚信发展[J];中国税务;2014年09期

10 黄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征信业发展的思考[J];征信;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丹阳;我国个人税收信用缺失与塑造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尹立红;我国纳税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2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752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9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