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僵局救济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5:24
本文关键词:公司僵局救济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纽带,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公司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公司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容易产生障碍——公司僵局。公司僵局的出现使得公司的正常经营难以为继,这既导致股东丧失了其投资公司试图获取可观回报的初衷,也无谓地消耗了公司所拥有的资本,同时也使得社会无法进一步有效积累财富。因此,防范和解决公司僵局出现的困境,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我国处于市场发展初期,公司股东和高管章程意识淡薄,没有事先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公司控制权争夺纠纷时有发生,加上公司独立董事监督虚化,易诱发公司僵局。我国对公司僵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属起步阶段。新《公司法》和《司法解释(二)》规定了公司僵局的司法解散制度,但很不完善,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又缺乏司法救济的基本原则,这就使得法官在面对公司僵局案件当事人申请司法救济时无所适从。而且出现公司僵局情形后,法律虽然规定了司法解散制度,但缺乏相应的替代机制。公司法还将解散之诉与清算分为不同的诉讼程序,既增加诉讼成本,也不利于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因此,要预防公司僵局的发生,应当通过公司章程未雨绸缪、预先防范;当公司出现僵局之后,如果通过司法解散之诉救济,不仅要确立维持公司、公平、私力救济、防止恶意诉讼等司法救济的基本原则,还要细化司法解散公司的具体规则,同时明确司法解散与清算相互衔接的程序规定,这样既有利于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还可以节约诉讼成本。但司法解散只不过是公司僵局救济机制的一种救济途径,而现实生活中公司僵局的成因往往复杂多样,单靠司法解散来救济公司僵局显然力不从心,有时还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就有必要构建临时董事制度、股权收购制度、除名制度、强制股权收购制度等替代机制,力求构建适合我国的多元化的公司僵局救济体系。
【关键词】:公司僵局 司法救济 救济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0
- 第2章 公司僵局的理论概述10-15
- 2.1 公司僵局的内涵10-11
- 2.2 公司僵局的特性11-12
- 2.2.1 严重的危害性11
- 2.2.2 非违法性11-12
- 2.2.3 时间上的持久性12
- 2.2.4 剧烈的冲突性12
- 2.3 公司僵局的成因12-15
- 第3章 我国公司僵局法律救济的困境15-20
- 3.1 公司章程意识淡薄易引发公司僵局15
- 3.2 司法解散制度的规定不明确15-16
- 3.3 关联诉讼的审理问题16-17
- 3.4 独立董事监督虚化17-18
- 3.4.1 独立性不强17
- 3.4.2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7
- 3.4.3 独立董事职责不明17-18
- 3.5 解散和清算的分离18
- 3.6 救济机制单一18-20
- 第4章 构建多元的公司僵局救济法律制度20-38
- 4.1 明确公司僵局救济的原则20-22
- 4.1.1 倡导私力救济原则20
- 4.1.2 公平原则20-21
- 4.1.3 尽量维持公司原则21
- 4.1.4 防止恶意诉讼原则21-22
- 4.1.5 节约成本原则22
- 4.2 发挥公司章程的作用22-25
- 4.2.1 扩大适用表决权排除的情形23
- 4.2.2 优先股制度23-24
- 4.2.3 表决权最高限额24
- 4.2.4 约定破解僵局的规定24-25
- 4.3 完善司法解散制度的规定25-28
- 4.3.1 公司司法解散的请求主体25-26
- 4.3.2 财产和证据保全26
- 4.3.3 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26-27
- 4.3.4 规定公司经营严重困难的判定标准27
- 4.3.5 明确股东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内容27
- 4.3.6 细化“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含义27-28
- 4.4 关联诉讼合并审理28-29
- 4.5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29-30
- 4.5.1 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29
- 4.5.2 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机制29
- 4.5.3 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29-30
- 4.6 解散和清算相衔接30-31
- 4.7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替代机制31-38
- 4.7.1 构建临时董事制度31-32
- 4.7.2 构建股东除名制度32-33
- 4.7.3 构建公司分立制度33-35
- 4.7.4 完善强制股权收购制度35-38
- 第5章 结论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介入——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J];人民论坛;2012年14期
2 史际春;;关于公司、企业的若干考证和辨析[J];法学家;1996年04期
3 厉正宏,潘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真经”难念[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85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8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