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股权结构的法理分析
本文关键词:双层股权结构的法理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司创始人在采用股权融资时常常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放弃投票权来获得外界投资者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并不想因此丧失公司的控制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即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以此满足向市场融资的同时保持公司控制权的需求。但偏离“同股同权”规则会导致公司的治理水平显著降低,故双层股权结构存在着诸多明显缺陷而被世人诟病。本文在对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双层股权结构的现状及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结合该制度的成本收益,展现在当今中国的法律及经济体制框架下采取双层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性。与此同时,笔者通过对双层股权股权的细致研究,对双层股权结构的替代性制度提出构想,以满足中国目前创新型企业发展需求。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双层股权结构的发展现状。本文首先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内涵与表现进行界定,明确了本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继而以表格方式对双层股权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现状进行梳理,将各个国家是否允许双层股权结构、双层股权结构主要的集中领域以及各国关于双层股权结构的法律法规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世界各国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态度好坏参半。纵观世界范围,各个国家对双层股权结构的态度并不统一,双层股权结构运用较为广泛的有美国、加拿大、韩国、瑞士、丹麦等国家;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等国家虽然允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但在实践中并未形成较大规模和比例;也有些国家及地区禁止采用双层股权,如德国、中国、中国香港等地。第二章双层股权结构的历史沿革。本章在深入分析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三个国家及地区双层股权结构的发展历史,剖析了双层股权结构在以上地区发展最为重大的原因是金融中心地位竞争被迫所致,与双层股权结构本身成本—收益衡量并无太大关系。根据对上述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美国及新加坡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证券交易所竞争所致,香港证监会对双层股权结构进行慎重讨论,也是由于国际间证交所竞争,如果其坚持自身交易规则,会丧失众多公司在其上市机会,而并非因为本身双层股权结构具有较强优势。虽然双层股权结构具有反收购的优势,但其反收购的策略在80年代的香港同样会引起股市动荡,其负面作用不容小觑,港交所也是在考虑收益成本的权衡之下决定拒绝发行双层股权结构的股票。以上历史沿革的发展表明双层股权结构由于其自身运用的较高成本,很有可能引起饮鸩止渴的效用。第三章双层股权结构的理论障碍剖析。通过对双层股权与同股同权理论、公司治理路径依赖理论、股东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等理论的深入探讨,明确了同股同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石,是保障公司权益的最好方式,双层股权结构的治理方式打破了单一股权结构下同股同权的原则,表决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也必定会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根据路径依赖理论,每个国家在公司治理上有其自身特点,中国为股权集中的国家,坚守着同股同权的公司治理原则,暂且将双层股权弊端搁置不谈,由于其原始公司治理结构即为股权集中,同股同权,所以中国也很难会由于美国运用双层股权便轻易改变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目前的公司治理路径是最具有效率的途径,其原始治理模式会对后续治理产生影响。且股东作为公司的剩余索取人,股东们理应拥有最为适当的激励来通过投票权做出对公司最有利的决定(如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所以双层股权结构的存在,设置了无投票的股票,破坏了股东至上的理论。中国公司目前大部分以股东会为中心,所有权集中于股东手中,并没有太大动机适用双层股权,故双层股权结构在法理上存在的障碍。基于其障碍,进而产生代理成本、缺乏监管、市场价格误导等诸多弊病,导致双层股权结构不符合经济法学的基本要求。由于其成本远高于带来的收益,故贸然引用极有可能带来强烈的副作用。第四章双层股权结构的实践障碍剖析。除去双层股权结构存在的法理障碍,单纯从国内《公司法》规范分析、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缺乏相关制度协调等现状,并结合中国国内投资者水平、投资者保护及相关激励措施与美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国内投资者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大幅提升,对于股市风险难有较高判断,大部分是跟风使然;对于投资者保护,根据LLSV的相关观点公司治理的关键机制是“保护外部投资者”。由此,得到的一个隐含的政策含义是:把金融市场放在一边不闻不问,不是推进公司治理改革的好方法。而金融市场改革应当重视加强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这些保护来自法院、监管机构或者市场参与者本身。故有学者强调双层股权是否适合中国市场,应采用试一试的态度,最终由市场进行决定,但这种做法是以牺牲外部投资者利益为代价,加之中国中小股东保护较弱,贸然引入双层股权并不是金融市场改革的好路径。但国内一小部分创新性公司存在股权融资、抵御敌意收购的需求,本文最后一节对于双层股权的替代性机制进行一定构想,以期利用其他成本较低机制进行替代以助该类公司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双层股权结构 历史沿革 成本收益 法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导言10-18
- 一、选题缘起10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10-11
- 三、文献综述11-16
- 四、主要研究方法16
- 五、论文结构16-18
- 第一章 双层股权结构的发展现状18-23
- 第一节 双层股权结构发展现状概述18-19
- 一、双层股权结构的内涵18
- 二、双层股权结构的表现18-19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双层股权结构的现状19-22
- 第三节 小结22-23
- 第二章 双层股权结构的历史沿革23-33
- 第一节 双层股权结构在美国的历史沿革23-27
- 一、双层股权结构在美国的萌芽阶段(1898-1932)23
- 二、双层股权结构在美国的低潮阶段(1925-1980)23-24
- 三、双层股权结构在美国的复兴阶段(1980至今)24-25
- 四、双层股权结构在美国的发展25-27
- 第二节 双层股权结构在新加坡的历史沿革27-29
- 一、新加坡《公司法》审查阶段27-28
- 二、双层股权结构在新加坡的质疑阶段28-29
- 三、双层股权结构在新加坡的发展29
- 第三节 双层股权结构在中国香港地区的历史沿革29-32
- 一、双层股权结构在香港地区的萌芽阶段29-30
- 二、双层股权结构在香港地区的终结30-31
- 三、同股同权原则在香港地区的再次挑战31-32
- 第四节 小结32-33
- 第三章 双层股权结构的理论困境33-44
- 第一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法理分析33-36
- 一、双层股权结构与同股同权原则33-34
- 二、双层股权结构与路径依赖理论34-35
- 三、双层股权结构与股东中心主义35-36
- 第二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成本—收益分析36-43
- 一、增加代理成本37
- 二、缺乏有效监管37-39
- 三、强化管理层权利39-40
- 四、失去机构投资者监督40-41
- 五、市场价格误导41-43
- 第三节 小结43-44
- 第四章 双层股权结构的实践困境44-52
- 第一节 基于中国《公司法》的规范分析44
- 第二节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现状分析44-46
-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45-46
- 二、中国小股东利益保护较弱46
- 第三节 基于美国与中国制度文化对比分析46-49
- 一、投资者水平47-48
- 二、投资者保护48-49
- 三、激励措施49
- 第四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替代性制度49-51
- 一、作为反收购的替代性规则49-50
- 二、作为保持控制权的替代性规则50-51
- 第五节 小结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61
- 后记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宏;周华;;我国军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2 林祥;;股权集中度与产品创新关系实证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年03期
3 唐若兰;;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基于四川省上市公司数据[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全萍;;从多维视角看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紧迫性[J];公司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5 黄剑彰;;浅谈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6 宋理升;;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张光;;公用事业企业股权集中度对经营业绩及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纪桥;2006年08期
8 胡雅蓓;;公司股权结构与政府规制的关系——以战后日本股权结构演变为例[J];日本学刊;2010年01期
9 朱占荣;规范股权结构的效应[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3期
10 李锦生;范林榜;潘善启;;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行业特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淑芳;金田;;股权激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黄s
本文编号:297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9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