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16:09
  担保制度,有利于资本融通、商品流通,为债权实现提供保障,对我国市场经济之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有担保就会有风险,若被担保人在约定期限内不能清偿债务,作出担保的公司就要为此承担起担保责任,这样就很可能使其陷入巨额债务之中,损害公司与股东的利益。因此,出于安全价值的考虑,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律制度对于公司对外担保行为都作出了一定的限制或禁止。同样,我国2018年最新修订的《公司法》沿用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中的担保规范,对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持限制性开放态度,将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问题纳入到了公司意识自治的范畴,这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然而现行《公司法》第十六条中“法律后果”要素的欠缺,造成了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法律后果的不明确,由此,越权担保行为的法律效果如何归属、担保合同的效力如何、各方当事人应当承担何种责任是司法实践以及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的问题,也是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问题。本文一共分为三章去分析探究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相关法律问题,主要通过研究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案例中对该问题的裁判观点以及理论界的各类学说,总结争议焦点,分析各中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公司法》第16条的解释路径
    第一节 司法裁判上的分歧
    第二节 学理上的争议
    第三节 《公司法》第16条的外部性
第二章 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时相对人的审查义务
    第一节 相对人审查义务的正当性
    第二节 相对人审查义务的标准
第三章 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法律效果
    第一节 担保合同的效果归属
    第二节 法定代表人与公司的责任承担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担保合同中善意相对人认定标准研究——基于《民法总则》对《合同法》50条之扬弃[J]. 吴越,宋雨.  社会科学研究. 2018(05)
[2]公司担保中交易相对人合理的审查义务——基于45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 李游.  政治与法律. 2018(05)
[3]公司为他人担保的效力[J]. 杨代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1)
[4]公司担保中相对人的审查义务——基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J]. 高圣平.  政法论坛. 2017(05)
[5]公司担保案件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方法——以《公司法》第16条为中心的分析[J]. 向志勇.  法律方法. 2017(01)
[6]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合同效力及责任认定[J]. 谷昔伟,张志刚.  人民司法(应用). 2017(04)
[7]未经决议的公司担保:合同效力与解释路径[J]. 尚法,李志刚,蒋大兴,李建伟,邓峰,雷新勇,丁广宇,王富博,王灯,关倩,王建文,刘建功,周伦军,刘凯湘,马向伟,叶林,高圣平,羊琴,詹巍,姚辉,王松,佘琼圣,吴兆祥,李后龙.  人民司法(应用). 2016(31)
[8]公司法“规范错配”与公司章程自治法律风险[J]. 吴飞飞.  西部法学评论. 2016(03)
[9]担保物权司法解释起草中的重大争议问题[J]. 高圣平.  中国法学. 2016(01)
[10]公司担保案件司法裁判路径的偏失与矫正[J]. 吴飞飞.  当代法学. 2015(02)



本文编号:2999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999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0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