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与民间融资的融合发展,催生了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民间融资。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互联网民间融资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融通资金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持续增强,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体系、自治体系尚不健全,致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危害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因此,本文将从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的现状出发,结合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经验,对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的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论述了互联网民间融资的概况,包括互联网民间融资的基本涵义、产生及发展过程、法律特征和对其进行经济法规制的意义。在论述其涵义时,对互联网民间融资与传统的民间借贷进行了认真地比较分析,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介绍互联网民间融资的发展过程时,则是以时间为节点指出了其产生、发展的大体阶段和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的发展现状。而法律规制意义部分则是指出了互联网民间融资的法律特征,分别从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等角度进行了法律分析,并重点提出了经济法规制意义。第二章,重点是分析了我国互联网时代条件下民间融资的表现形式和立法现状,把民间融资分成了以满足生活消费需要为目的的民间融资、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为目的的民间融资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民间融资三个类别,并对其各自的具体形式也做了分别说明。还对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法律渊源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分别对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以及地方性政策法规文件、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互联网民间融资的经济法分析是本章的一个重点。第三章,主要是阐述了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立法及完善问题,包括对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民间融资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分类辨析,并总结提炼了其中所蕴含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对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中存在问题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案例进行了说明,并着力分析、探究其背后存在的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最后以法理分析为基础,针对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民间融资 法律制度的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引言12-15
- 第一章 互联网民间融资的特征与规制意义15-24
- 第一节 互联网民间融资概述15-19
- 一、互联网民间融资的涵义15-16
- 二、互联网民间融资的产生与发展16-18
- 三、互联网民间融资的法律特征18-19
- 第二节 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的意义19-23
- 一、互联网民间融资的民法、商法分析20
- 二、互联网民间融资的经济法、刑法分析20-21
- 三、互联网民间融资的经济法规制意义21-23
- 小结23-24
-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的形式与立法现状24-32
- 第一节 民间融资的表现形式24-27
- 一、以满足生活消费需要为目的的民间融资24-25
- 二、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为目的的民间融资25-26
- 三、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民间融资26-27
- 第二节 互联网民间融资的法律渊源27-31
- 一、民法、商法中的相关内容27-28
- 二、经济法、刑法中的相关内容28-29
- 三、地方性政策法规中的相关内容29-30
- 四、司法解释中的相关内容30-31
- 小结31-32
-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立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32-48
- 第一节 域外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经验辨析32-37
- 一、美国、日本民间融资的立法经验32-34
- 二、德国民间融资的立法经验34-35
- 三、香港、台湾地区民间融资的立法经验35-37
-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37-42
- 一、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系统化问题37-38
- 二、互联网民间融资自治体系不完善的问题38-39
- 三、互联网民间融资平台资质及利益均衡性问题39-40
- 四、互联网民间融资规范类型的全面性问题40-41
- 五、互联网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的界分问题41-42
-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42-47
- 一、构建系统化的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42-43
- 二、健全互联网民间融资的自治规范体系43-44
- 三、明确互联网民间融资平台责、权、利、效的均衡性44-45
- 四、强调互联网民间融资规范类型的全面性45-46
- 五、明晰互联网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的法律界限46-47
- 小结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后记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百渠;;应加快立法规范民间融资渠道[J];吉林人大工作;2007年07期
2 淳安;陈立峰;;民间融资的理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8年06期
3 孟宪东;;关于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0年05期
4 宋萍;;我国民间融资监管及其完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杨志强;;民间融资规范发展路径选择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7期
6 王杰;乔香兰;;我国民间融资问题及其治理之道[J];理论导刊;2014年01期
7 黎芷彤;;民间融资放开,民间投资将阳光灿烂[J];法制与经济;2005年16期
8 马红;;民间融资法律问题探析[J];新疆金融;2006年11期
9 王伟;;发展与规范民间融资的思考——对郴州市民间融资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郑侠;;民间融资存在的现实和法律基础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民间融资情况课题组;肖龙沧;仇高皓;;对当前民间融资活动的监测分析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汉霞;;论合会合法化——中国民间融资的一种制度选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合伟;;民营银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对新野县民间融资状况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李志刚;;调制权与自治权的对抗及其消解——以国家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管制为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永为;简汕汕;;民间融资的法律风险防范[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6 张静;;民间融资活动中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困惑与出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例[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亮;央行报告为民间融资正名 建议界定罪与非罪界限[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任亮;央行报告为民间融资正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烟成群;民间融资终获央行正名[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4 记者 王宝军 金鹏;民间融资还需“融”什么?[N];嘉兴日报;2005年
5 江万友;以民间融资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N];金融时报;2007年
6 褚晓亮 孙英威;使正当民间融资摆脱“灰色金融”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静;积极规范 促进民间融资“三化”[N];湘潭日报;2008年
8 ;亟须防范民间融资“金融传销化”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对话人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李有星 《法制日报》记者 陈东升 《法制日报》实习生 王春;民间融资如何驶入“安全港”[N];法制日报;2011年
10 湖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张志军;民间融资:如何认识与疏导[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后春;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建辉;民间融资的政府监管体制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白雪;论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秦元磊;我国民间融资风险的制度规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张鹏;我国农村民间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5 朱晓雅;我国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赵蕊;我国民间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7 邓宇婷;我国小微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8 叶吉红;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苗照玮;论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10 邓永胜;民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防范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互联网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7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