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角色的法律保护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8 08:24
虚拟角色作为作品中的一类元素,处于法律保护的模糊地带,其保护的正当性基础、权利属性、保护范围、不同法律的保护边界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就现行法律体系而言,主要通过《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保护,但三部法律各自适用的领域不同,也存在着保护标准的差异,加之每部法律的自身局限性,导致了虚拟角色保护的混乱局面。针对现有法律保护体系的问题,从虚拟角色保护的理论基础入手,梳理该三部法律的保护现状,并根据现有法律保护的局限性,结合虚拟角色利用的现实状况,通过法律分析能够厘清法律保护的边界,并进行制度构建的思考。当虚拟角色达到著作权独创性保护标准时,应首先纳入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无法保护的客体,纳入商品化权的客体并进行保护路径的探究。针对虚拟角色存在多样的利用方式和商业模式的现状,对商品化权的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反混淆误认”的意义,对单纯利用虚拟角色知名度和商业价值而“搭便车”,而并没有造成相关公众混淆误认的情况,在一定条件下也应予以规制。在商标注册领域,可以通过“在先权益”进行保护,且并不应完全否认跨商品类别的保护;此外情形,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具体条款和原则性条款共同...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虚拟角色相关概念界定
(一)虚拟角色的概念和特征
(二)虚拟角色的类型
二、虚拟角色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虚拟角色保护的正当性基础
(二)虚拟角色的商品化权
三、虚拟角色的著作权法保护
(一)保护相关规则及适用
(二)司法实践
1.通过美术作品形式保护视觉形象类角色
2.著作权法保护文字角色案例较少
3.司法实践小结
(三)著作权法保护的局限
1.“表达”的有限性
2.较高的独创性标准
(四)国外典型实践
1.美国实践
2.德国实践
四、虚拟角色的商标法保护
(一)保护相关规则及适用
(二)司法实践
1.通过“不良影响”和“不正当手段注册”条款保护
2.商品化权作为在先权利受到保护
3.司法实践小结
(三)商标法保护的局限
1.商标注册制度成本高
2.商标行政规定仍存在理论争议
(四)商标法中“在先权益”的认定
五、虚拟角色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一)保护相关规则及适用
(二)司法实践
1.通过具体条款规制混淆误认和虚假宣传情况
2.通过原则性条款规制“搭便车”情况
3.司法实践小结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局限
1.主体资格和“竞争关系”的争议
2.原则性条款的适用存在较大争议
六、法律保护体系的理论分析及制度建构
(一)理论分析
1.厘清商品化权保护路径
2.明确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定位
3.三部法律适用边界分析
(二)制度建构
1.明晰著作权法保护标准的建议
2.优化商标行政规定
3.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则条款适用的类型化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本文编号:3976702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虚拟角色相关概念界定
(一)虚拟角色的概念和特征
(二)虚拟角色的类型
二、虚拟角色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虚拟角色保护的正当性基础
(二)虚拟角色的商品化权
三、虚拟角色的著作权法保护
(一)保护相关规则及适用
(二)司法实践
1.通过美术作品形式保护视觉形象类角色
2.著作权法保护文字角色案例较少
3.司法实践小结
(三)著作权法保护的局限
1.“表达”的有限性
2.较高的独创性标准
(四)国外典型实践
1.美国实践
2.德国实践
四、虚拟角色的商标法保护
(一)保护相关规则及适用
(二)司法实践
1.通过“不良影响”和“不正当手段注册”条款保护
2.商品化权作为在先权利受到保护
3.司法实践小结
(三)商标法保护的局限
1.商标注册制度成本高
2.商标行政规定仍存在理论争议
(四)商标法中“在先权益”的认定
五、虚拟角色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一)保护相关规则及适用
(二)司法实践
1.通过具体条款规制混淆误认和虚假宣传情况
2.通过原则性条款规制“搭便车”情况
3.司法实践小结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局限
1.主体资格和“竞争关系”的争议
2.原则性条款的适用存在较大争议
六、法律保护体系的理论分析及制度建构
(一)理论分析
1.厘清商品化权保护路径
2.明确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定位
3.三部法律适用边界分析
(二)制度建构
1.明晰著作权法保护标准的建议
2.优化商标行政规定
3.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则条款适用的类型化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本文编号:3976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97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