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非破产清算注销后遗留债务处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司非破产清算注销后遗留债务处置研究
【摘要】:公司非破产清算注销后遗留债务处置困难是当前公司实务领域常见的问题。受“公司注销即终止”理论的影响,遗留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对公司之诉,往往因主体不适格被裁定不予受理。因此,遗留债权人只能寻求其他救济手段。然而,这几种救济手段往往适用情形有限,难以有效保障债权人的权益。遗留债权人在维权道路上,可谓步履维艰。鉴于这一社会现实,笔者展开对公司非破产清算注销后遗留债务处置的研究。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遗留债务进行类型化的分析,即第二章。本章从程序法和实体法两个角度,分析了遗留债务在公司清算程序中的处置。笔者认为,应当完善公司清算的告知和申报制度,减少未申报债务;在清算过程中,对争议债务和或然债务作出恰当安排,以便于公司注销后对遗留债务的处置。实践中,遗留债务在公司清算程序中客观处置不当,但又难以救济,折射出我国现行立法对遗留债务处置规定的不合理。第二,研究分析公司注销对遗留债务处置的影响,即第三章的内容。公司终止必须满足公司已经清算完毕,了结完所有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的实体要件和公司已办理注销登记的程序要件方可生效。当前公司法理论和司法实务所认同的“公司注销即终止,公司不再承担责任,或者不再成为责任承担主体”观点,是公司非破产清算注销后遗留债务处置步履维艰的思想根源。笔者认为,即便公司已经完成注销登记,但是只要不符合公司终止的实体要件,那么就不能发生公司终止的法律效力。公司在理论上依然存续,是继续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主体,不脱离公司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司法实务中,公司不被承认具有诉讼主体资格,无法再成为被起诉的被告,并不是因为公司终止的效力,而是基于公司注销登记本身的效力,即公信力、对抗力和证明力。由于公司已经完成了注销登记,基于登记的效力,即便登记本身存在瑕疵,但是在纠正或撤销前,法律仍然视为公司已经清算完毕,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符合公司终止的实体和程序要件。因此,只要破解公司注销登记的效力,就可以还原公司的本来面目,继续对自身债务承担责任。笔者对此构建的制度是公司注销异议登记制度,即利害关系人对公司注销的合法性向公司登记机关提出异议,公司登记机关经过初步审查后,准予异议登记的,可暂时阻断公司登记的效力。利害关系人可在一定期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法院应当受理。第三,研究分析瑕疵公司注销登记下遗留债权人的救济手段,即第四章。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了遗留债权人四种救济手段:一是请求公司登记机关撤销公司注销登记;二是请求公司登记机关、辅助机构以及包括公司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登记申请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三是请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担替代清偿责任。替代清偿责任的法理基础是公司人格否定;四是请求债务承诺人的连带责任。债务承诺是债务加入的一种,适用债务加入的规则。但是,在抗辩权的行使上,笔者以为应当限制债务承诺人援用原因关系之抗辩。从表面上看,遗留债权人的救济手段丰富,但实则效用有限:救济条件严苛,适用情形有限;立法未曾考虑责任承担主体的责任承担能力,救济成本高;救济限于瑕疵公司注销登记,救济对象不够全面。第四,研究分析非瑕疵公司注销登记下遗留债务处置的正当性、如何处置及限制的问题,即第五章。鉴于现行的救济手段存在缺陷,笔者认为如果非瑕疵公司注销登记下,遗留债权人的权益也值得救济的话,那么现行救济手段存在的缺陷就可以弥补。处置非瑕疵公司注销登记下的遗留债务有其正当性:公司以有限财产为担保承担无限责任;清算程序经过没有导致债权消灭或者视为债权人放弃债权的法律效果;公司注销程序只具有程序性法律意义;公司股东违法分配公司财产应属不当得利;法人与自然人责任承担的共性——不因主体资格丧失而当然终止;境外立法实践启示。因此,在公司已完成注销登记的情况下,遗留债权人可行使代位权请求股东返还从公司剩余财产中取得的财产以实现自己的债权。但是,出于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和效率与可操作性的考虑,应当对遗留债权人的救济进行限制:非破产限制、主体限制和期间限制。
【关键词】:清算 非破产 公司注销 遗留债权 遗留债务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D9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前言11-13
- 第二章 遗留债务在清算程序中的处置13-17
- 2.1 遗留债务的类型化分析13
- 2.2 从程序法的角度看遗留债务在清算程序中的处置13-16
- 2.3 从实体法的角度看遗留债务在清算程序中的处置16-17
- 第三章 公司注销登记并非公司遗留债务的必然消灭17-21
- 3.1 公司注销登记概述17
- 3.2 公司注销登记的效力对公司遗留债务处置的影响17-19
- 3.2.1 公司登记效力的几种立法例17-18
- 3.2.2 公司注销登记的效力而非公司终止的效力阻碍遗留债务处置18-19
- 3.3 建立公司注销异议登记制度以破解公司注销登记的法律效力19-21
- 第四章 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权人之救济21-32
- 4.1 瑕疵公司登记概述21
- 4.2 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权人之救济一——撤销公司注销登记21-23
- 4.3 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权人之救济二——损害赔偿责任23-26
- 4.3.1 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23-24
- 4.3.2 公司登记机关的损害赔偿责任24
- 4.3.3 辅助机构的损害赔偿责任24
- 4.3.4 登记申请人的损害赔偿责任24-26
- 4.4 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权人之救济三——股东的替代清偿责任26-27
- 4.4.1 股东替代清偿责任的认定26
- 4.4.2 股东替代清偿责任的法理基础——公司人格否认26-27
- 4.5 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权人之救济四——债务加入人的连带责任27-30
- 4.5.1 债务承诺是利他单方法律行为,不允许撤销27-28
- 4.5.2 债务承诺是强制履行义务,但提供债务承诺并非强制义务28
- 4.5.3 承诺人的债务承诺是债务加入28-29
- 4.5.4 债务承诺适用债务加入的规则29-30
- 4.6 遗留债权人权益救济反思30-32
- 4.6.1 救济条件严苛,适用情形有限30
- 4.6.2 立法未曾考虑责任承担主体的责任承担能力,救济成本高30-31
- 4.6.3 救济限于瑕疵公司注销登记,,救济对象不够全面31-32
- 第五章 非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务处置分析32-38
- 5.1 非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务处置之正当性分析32-36
- 5.1.1 公司以有限财产承担无限责任32
- 5.1.2 清算完毕不导致债权消灭32-33
- 5.1.3 公司注销程序只具有程序性法律意义33
- 5.1.4 公司股东违法分配公司财产应属不当得利33
- 5.1.5 法人与自然人责任承担的共性——不因主体资格丧失而当然终止33-34
- 5.1.6 境外立法实践34-36
- 5.2 非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务具体处置36
- 5.3 非瑕疵公司注销登记后遗留债务处置限制36-38
- 5.3.1 非破产限制36
- 5.3.2 主体限制36
- 5.3.3 期间限制36-38
- 第六章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1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41-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敏;;法学视角下的公司合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潘西里;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的研究[J];河北法学;1997年02期
3 张冬云;论公司合并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4 ;我可否要求退出公司收回股金?[J];法制与经济;2005年16期
5 刘宏健;;公司合并的法律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杨春宝;;他可以要求退还出资款吗[J];科技创业;2008年11期
7 谭茗;;对我国建立公司设立无效诉讼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5期
8 唐英;;公司合并的法律界定[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9 韦浩;孙万国;;公司合并若干法律问题辨析[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10 张国栋;;我国公司合并制度的法律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玄;;公司合并中税务筹划的法律风险及防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彭志鸿;韩晓;;上市公司之间收购的法律问题初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项叶萍;;公司注销登记初探[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5 梅海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制度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王晓强;;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龚志忠;;公正保护全体投资人的投资权利[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卫;;关于公司合并调整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A];北京市物资流通协会2010年理论文集[C];2011年
9 张曙光;杨如彦;;揭穿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原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眼科会议论文集公司简介[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 华;欧盟全面改革公司合并法规[N];金融时报;2002年
2 陈姗姗;中钢质疑Murchison 并购中西部公司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旭;澳联邦银行与康联公司合并[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4 黄德昌 万玉琴;公司解散类型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1年
5 童;日三大保险公司合并[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通讯员 何素静;公司合并后债务诉讼时效怎么算[N];浙江法制报;2014年
7 北京同达律师事务所 郑斌;我公司能作“隐名发起人”吗?[N];金融时报;2000年
8 鲁娜;咨询公司,更大还是更专?[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成锋;法能源公司能否赢得反垄断保卫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博士生 王敏邋贺轶民;公司重组:理论与实践[N];法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3 喜佳;论公司债参与人的利益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年
5 蒋建湘;公司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磊;公司司法清算法理与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吴大新;会计政治观与欧盟会计战略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胜云;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开除股东条款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肖文兴;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张强;公司形式变更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曙文;YG网络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艳娜;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6 郭梦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7 许昂;论公司分立行为的界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李丹;青岛海利有限公司《公司章程》翻译项目报告[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司法确认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3年
10 高洁;论公司并购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61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56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