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者”的法律重释:境况、身份与权利

发布时间:2018-01-06 19:14

  本文关键词:“劳动者”的法律重释:境况、身份与权利 出处:《法学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者 境况 身份 权利


【摘要】:劳动者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从"劳动动物"到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再到平等公民的身份嬗变:在古代甚至近古的制度史上,劳动者被当作"劳动动物",没有"人"的法律资格。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时代来临时,抽象平等的法律人格并没有真正改变劳动者备受奴役的境况,雇佣劳动中劳动者事实上的从属身份与所谓的"法律主体"地位之间长期对立。重释劳动者概念的核心问题是对劳动者公民身份的法律再造,作为类型化的法律概念,它将劳动者的公民身份看作是自由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复合范畴并得到劳动权制度体系发展的支持。它坚持以"事实优先"原则作为认定劳动者身份的法律准则,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概念界定规则,实现了"劳动者"法律概念在理念与制度之间的和谐与稳定。
[Abstract]:In the long history, laborer experienced the transmutation of identity from "laboring animal" to "natural person" with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o equal citizen: in the system history of ancient times and even near ancient times. Workers are regarded as "working animals" without the legal qualifications of "human". When the capitalist wage labor age came, the abstract and equal legal personality did not really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workers being enslaved. The de facto subordinate status of the laborer in wage labor and the so-called "legal subject" status have been opposed for a long time. The core issue of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borer is the leg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er's citizenship. As a kind of legal concept, it regards the citizenship of workers as the right of freedom. The complex category of political rights and social rights is suppor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labor rights. It insists on the principle of "fact first" as the legal criter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workers. The concept definition rules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realize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concept of "laborer" between the concept and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劳动法基本概念的法哲学研究——基于和谐劳动关系法律建构视角”(项目编号:10XJC820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意识“劳动者”是劳动法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然而,现有学术资源倾向于用“比喻”或“描述”的方法来构建这一重要概念:将从事雇佣劳动而受劳动法保障的“各色人等”简单罗列并归人劳动者的概念。如此,“劳动者”便是从事雇佣劳动的人。这种近乎“同义反复”的概念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增毅;;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2 马俊驹;;人与人格分离技术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兼论德国民法中的权利能力[J];现代法学;2006年04期

3 王旭;;劳动、政治承认与国家伦理——对我国《宪法》劳动权规范的一种阐释[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岳武;;南京国民政府看守所制度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刘希洋;;清代前期地方社会矛盾和社会治理——以徐士林《守皖谳词》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强舸;;血缘社会与专制国家:古代中国国家起源的一种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刘康磊;;无讼与厌讼之辩[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5 李方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情理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沈明;;前版权时代的智识权属观念和出版制度[J];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7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8 周清林;;中国语境中的“权利能力”[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10 王辉;;试析汉代子女对父母的告发权与诉权[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胡江天;;浅谈和谐社会的法治与儒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青连;;清代理藩院司法功能研究——以清代蒙古地区为中心的考察[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6 李培智;;劳动关系概念论纲[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扬;;重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复调法治”的新视角[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高洁;明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3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5 鲁银娣;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6 闻以军;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慧娟;《唐律疏议》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奕;论宋代土地权利的法律调整及保护[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龙蓉;宋代女性继承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谢遐龄;中国:现代化呼唤传统文化精神回归─—兼论中、西文化交融之前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3 周婧;;试论宪法劳动权的双重性格[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徐钢;方立新;;论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上的定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凯巍;;为劳动者安全护航——浅析《安全生产法》的内容和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2 黄惠萍;;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制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3 杨林叶;;浅析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的相关规定[J];科学之友;2010年12期

4 翁连金;;论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内容的合法性[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亦海;;警惕劳动合同陷阱[J];成才与就业;2001年04期

6 李莉;邮政企业劳动争议法律问题辨析[J];邮政研究;2003年05期

7 方江宁;劳动合同中止制度若干问题与立法[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劳动者,这些权利你要懂[J];就业与保障;2005年01期

9 长路;胡波;;解读新《劳动法》(二)[J];当代矿工;2008年02期

10 朱军;谢芳;;毕业生择业法律教育与权益保障问题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禾;;论保护地居民的权利[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2 张慧勇;;环保产业化中的生活污染排放者的权利义务分析[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3 唐邦富;;试论《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特点[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永长;;试论资源性土地的物权制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6 项先权;;劳动者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与制度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7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王杰;;关于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沈同仙;;劳动者就业权和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竞合法律保护机制初探[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申爱山;律师解读人才“跳槽”法律问题[N];法制日报;2005年

2 铁炎;国家的权力与公民的权利[N];检察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洪鸿;患者就医享有哪些权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4 费水;劳动者不必履行无效的劳动合同[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5 郭晋晖;对劳动者“单保护”原则不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郭晓宇;普通劳动者的立法声音[N];法制日报;2006年

7 水城;法制要维护市场的完整性[N];国际商报;2006年

8 杨汉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企业应保障职工享有劳动报酬的权利[N];工人日报;2006年

9 隋伟;上海:经济争议替代身份纠纷[N];工人日报;2006年

10 北京大学教授 贾俊玲;从司法程序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N];工人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娜;国家赔偿责任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仁燕;高校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满洪杰;人体试验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胡长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涤会;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肖东梅;论事实劳动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高茜;浅议劳动合同中止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疆;国家公务员权利救济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苏飞飞;法治视角下的电子政务[D];郑州大学;2007年

6 张昌雷;论我国公务员权利及其保障[D];安徽大学;2007年

7 宋硕;环境权相关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杨丽华;行政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兰州大学;2009年

9 杨峰;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余风祥;试论受教育权的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9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89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