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基准的实施现状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 劳动基准 利益博弈机制 政府职能 企业社会责任 出处:《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动基准是指国家劳动基准法所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享有的最低劳动权利和劳动待遇,是劳动法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劳动基准实施的状况不尽人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成为劳动法学界近年来引起讨论最热烈、争论最激烈的重要问题。人们在探讨其中的缘由时很容易将其原因完全归结为政府职能缺位或公权力干预不力。作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调整应建立在有序的利益博弈机制基础上,只有以此为起点才能深入挖掘我国劳动基准实施面临困境的各种原因并找到摆脱困境所应实施的基本对策。
[Abstract]:The labor standard refers to the minimum labor rights and labor treatment that the employing unit must ensure that the laborer enjoys, as stipulated in the 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Law, It is the core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in the labor law. The unsatisfactory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or standard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al points of all circles of the society, and it has also aroused the most heated discussion in the field of labor law in recent years. It is easy to attribute the reason to the absence of government function or the ineffectiveness of public power interven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adjustment of labor relation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our country should be built. On the basis of an orderly interest game mechanism, Only by taking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can we dig into the various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or standard in China and find out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to get rid of the predicament.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天林;劳工权益的国际化保护趋势研究:劳工标准视角[D];山东大学;2007年
2 化炜;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小勇;;企业规章法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胡泉;;“顶岗实习”,同工不同酬?[J];成才与就业;2006年18期
3 卢胜乾;邓萍;;对我国劳动基准的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9期
4 董保华;;劳动关系对立与和谐[J];上海企业;2006年09期
5 郭东杰;谭岚;;劳动合同法律的经济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6 曹绪红;;浅议我国基层劳动监察[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8 董保华;;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9 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J];法学;2007年01期
10 李凌云;;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定位[J];中国劳动;2007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向前;构建劳动关系的立体调整模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2 蒋永萍;日、韩妇女就业有后劲[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马蔚;劳动权法 律保护的缺失(上)[N];工人日报;2004年
4 洪在有;现行劳动监察制度存在问题及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5 沈国明;立法与社会和谐发展[N];文汇报;2004年
6 王绪瑾;寿险客户服务新理念[N];中国保险报;2005年
7 廖建年;劳动纠纷找协调员[N];中国企业报;2005年
8 彭光华 顾秀英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山东烟台粮食学校;政府在劳动标准形成中的作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9 彭光华;《公司法》中职工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分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10 姜丽玲;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的保证[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稚晖;劳动法的经济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2 邱婕;论国际劳工标准的趋强化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张宇佳;工作规则之劳动法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文文;劳动契约自由的弘扬与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磊;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06年
7 董占军;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1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4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