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法律属性探析
本文选题:高校教师聘任 切入点:劳动合同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属性历来众说纷纭,实际上其具有劳动合同的多项本质特征,属劳动合同,但它同时又具有多项不同于普通劳动合同的特点。国务院应针对其特点尽快制定全国统一适用的高校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保障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legal attribute of the employment contract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act, it has man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bor contract, and it belongs to the labor contrac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labor contracts.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State Council should formulate the unified and applicable management method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ppoin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appointment system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
【基金】: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公立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研究”(2009Y025)
【分类号】:D922.5;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尹珊珊;尹彦芳;;事业单位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以高校教师劳动合同关系为例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2 赵杰宏;严妍;;教师聘任合同之法律性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褚宏启;论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4 吴开华,覃伟桥;论教师聘任制的法律性质[J];教育评论;2002年05期
5 刘璞;;实践视域下公立高校教师聘任制合同的法律性质[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朱新卓;;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与高校教师聘任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军芬;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璐璐;;高校学生管理纠纷解决方式探求[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马抗美;郑真江;;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缺位与失范[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5期
3 余露;;从行政诉讼法的角度看高校被诉案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段艳华;崔庆玲;;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法理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3期
5 李军;聂丽;;高等教育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构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杨科;唐百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构建浅探[J];沧桑;2006年01期
7 尹珊珊;;相对弱者:高校教师聘任制下教师地位的界说[J];沧桑;2009年04期
8 廉海明;;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9 姚怀生;;高校招生录取权的法律思考[J];大家;2010年02期
10 杨爱兵;顾秀丽;霍建;;现阶段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永乐;;制度变迁下公民的高校受教育权之属性探讨[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王敬波;;我国公立高校法人财产权益分析[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文丰;两岸公立大学法人化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优良;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夏志文;受教育权救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刘冬梅;高校教师的教学权利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郭为禄;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朱孟强;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学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兰领;论政府与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建伟;教师流动背景下新疆高校教师劳动契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闵慧;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马海红;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威;政府与公立高校法律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陈欣欣;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困境与法律完善[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李强;高等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法律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7 苏经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公共政策的需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高娜;聘任制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其建设路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项伟央;高校跨学科组织中的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周楠;教育系统职务犯罪侦防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名祥;教师聘任制的法律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姜英敏;韩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3 胡建华;日本大学教师任期制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4 贾莉莉;意大利政府对大学教师进行新的教育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程雁雷;廖伟伟;;教师权利义务体系的重构——以教师法律地位为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王宇晖;中美两国教师聘任制异同之比较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张应强,康翠萍,许建领,贾永堂;大学管理思想现代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陈伟;西方高等教育的政策变革与经费模式的结构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申素平;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刘冬梅;试论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问题的通知[J];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年03期
2 宗俊贤;;企业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调查与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吴海燕;;用案例解读新劳动合同法[J];经营与管理;2008年11期
4 车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争议中前行[J];中国报道;2008年11期
5 邹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高校深化改革的最好契机[J];高校后勤研究;2008年05期
6 ;国务院法制办就《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J];司法业务文选;2008年35期
7 本刊编辑部;;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组分赴六省检查[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11期
8 李新文;;新劳动法的八大变化[J];职工法律天地;2008年Z1期
9 宋建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何有效实施绩效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年13期
10 曹康泰;;条例使《劳动合同法》更具可操作性[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向民;;《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查——基于企业员工的角度[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3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6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8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赵武阳;唐跃军;苏勇;;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丽;措美县四项措施确保《劳动合同法》实施[N];西藏日报;2008年
2 记者 吴珊;市政协视察我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N];黑河日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通讯员吾斯曼江·买买提;阿图什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N];克孜勒苏报;2010年
5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俊;我国劳动合同法之社会法属性论[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海娟;《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海南大学;2010年
4 龙玉霏;劳动合同法视角下劳动关系稳定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杨杰;我国公务员法与劳动合同法并行制度比较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陈兵;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8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65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