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从社会公正视域
本文选题:失地农民 + 社会公正 ; 参考:《理论导刊》2009年08期
【摘要】: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社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初步解决之道。
[Abstract]:The problem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landless peasants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any country moving from underdeveloped state to developed state. In modern society, the basic rules of social justice requir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blem of landless farmers. In view of the land-losing farmers, the legal mechanism of land benefit sharing, the legal mechanism of labor employment benefit sharing, the legal mechanism of labor interest protecti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market-oriente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rural land should be constructed to ensure social justice. It is the initi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easants who have lost land.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
【分类号】:D922.5;D9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2 李昌麒;黄茂钦;;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代理念[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3 毛禹明;农民工培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培训;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春斌;失地农民安置和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宜勇,范伟;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08期
2 李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不适的分析和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洪英,刘苓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李治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杨宗元;论公平范畴[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6 覃有土,韩桂君;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7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8 杨盛海,曹金波;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瓶颈及对策思路[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王芳;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微[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2期
10 冯伟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探析[J];黑河学刊;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智,魏秀珍;公正视角下的弱势群体[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金钊;转型期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对策[J];唐都学刊;2003年04期
3 邓国华;失地农民——一个亟需关注的弱势群体[J];西北人口;2005年05期
4 周长明;试论弱势群体与社会公正[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彭子细,刘光斌;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新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周长明;社会公正——认识和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维度[J];天府新论;2005年02期
7 朱海波;;论社会法的界定[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何睿;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初探[J];学海;2003年06期
9 毛峰;政府该为失地农民做什么——对2942户失地农民的调查[J];调研世界;2004年01期
10 艾晓静;当弱势媒体遇上弱势群体[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菁;;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综合保障体系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苏建;;维护失地农民利益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施利群;施向群;马文娟;;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李健;;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A];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国内学者论文集[C];2005年
5 杜刚;;浅析失地农民养老保险[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6 王利群;;女性弱势群体就业扶助的重点——关于改善女性弱势群体就业状况的对策[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7 徐鸿武;;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季晓华;;失地农民安置的现状、对策以及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9 林清发;;农村失地农民生活与养老保障问题调查[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10 肖仲辉;;认真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的心理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心弱势群体关注失地农民[N];新华日报;2003年
2 王小波;关注城乡弱势群体[N];经济参考报;2003年
3 德兴讯 汪庚树;德兴 让弱势群体过温馨年[N];上饶日报;2005年
4 ;关注城市化浪潮中的弱势群体[N];中国信息报;2004年
5 陈永兴;为失地农民打造金饭碗[N];中国工商报;2004年
6 刘军莉;两亿失地农民盼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7 钟钢;关心失地农民的生存、就业和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许根宏;让失地农民安居乐业[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刘斌;宝鸡让失地农民再就业[N];宝鸡日报;2005年
10 汪训波 王志恒 傅业常;失地农民盼出路[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寰;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建华;社会发展中的公正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廖小军;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D];南京大学;2001年
6 徐晓海;制度公正的日常生活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7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李卓;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理权;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中国的弱势群体问题[D];安徽大学;2004年
2 李金旺;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桂芬;转型期弱势群体价值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维松;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李屏;“学生弱势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曲孝生;扶持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霍艳斌;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及援助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管志文;社会保障制度下的弱势群体保护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武璇;中国城镇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李伟;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本文编号:1800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80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