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延迟退休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0 18:41

  本文选题:延迟退休 + 退休年龄 ; 参考:《法商研究》2014年06期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延迟退休理应进入法学的研究视野。延迟退休反对者所主要担心的合法权益公平保障以及立法保护缺失的问题,可以通过立法手段有效解决。针对现有退休立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借鉴域外延迟退休立法的经验,我国延迟退休立法宜采取渐进式分层级模式,条件成熟时建议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休法》,分别规定退休法的基本原则、退休年龄、退休权益、特别规定以及法律责任,充分保障公民的退休权益。
[Abstract]: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in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points out: "study and formulation of a gradual policy of delaying retirement age." Any major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law, and the delay of retirement should enter the research field of law. The protection of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 lack of legislative protection, which are the main concerns of the opponents of late retirement,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by means of legislat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retirement legisl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overseas deferred retirement legislation, it is advisable to adopt the progressive hierarchical model in China's deferred retirement legislation. When the conditions are rip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Retirement Law be formulated, which respectively stipul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retirement law, the retirement age, retirement rights and interests, special provisions and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o as to fully protect the retirement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FX053,12CFX017) 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XZQNCXTD2013-03)
【分类号】:D922.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正林;;论退休权的宪法保障[J];法学;2006年12期

2 戴卫东;顾梦洁;;德国退休年龄政策改革、讨论及启示[J];德国研究;2013年02期

3 张震;;社会权国家义务的实践维度——以公租房制度为例[J];当代法学;2014年03期

4 傅从喜;;台湾公务人员退休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挑战[J];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06期

5 张兴;;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国际比较[J];中国劳动;2013年05期

6 穆光宗;;重构中国退休制度[J];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11期

7 蓝建中;应强;;国外延迟退休也煞费苦心[J];理论导报;2014年01期

8 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2期

9 林熙;;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制度概览[J];天津社会保险;2010年02期

10 于翠婷;喻继银;;高校教师对延迟退休年龄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成都市高校教师的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义南;;我国职工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1期

2 朱荣华;;关于延迟我国退休年龄的分析[J];才智;2012年03期

3 王丽梅;;当前我国延迟退休问题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司马媛;;改革我国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3期

5 陈雄;;老年人退休权的宪法分析[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6 再努尔·买买提;;关于延长我国退休年龄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7 李春斌;;人口老龄化的法律应对——以老年法学的立法模式和体系构建为中心[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钱锡红;申曙光;;在职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对退休期望的影响[J];保险研究;2012年07期

9 夏利民;;我国弹性退休制度的法律规制探讨[J];法学杂志;2012年11期

10 于欣华;;退休劳动者工伤保险法律问题研究——兼论工伤保险法与劳动法的“爱与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华;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闫琳琳;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入再分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刘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李娜;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余应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文管理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黄建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天照;我国宪法中的社会保障权条款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伟;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岸;我国外资企业劳工权益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缪陵霞;老年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1年

5 戚诚伟;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媛;我国国有企业预退休人员的再就业倾向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天林;劳工权益的国际化保护趋势研究:劳工标准视角[D];山东大学;2007年

8 胡利华;男女同龄退休之法理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左婷;改革退休年龄的时机与方案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张传亮;我国女职工弹性退休制度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菀华,高建伟;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高庆波;;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李雪;;延长退休年龄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的可行性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4 杨艳;危珊珊;;老龄化与男女同龄退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刘钧;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确定: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6 杨德敏;;社会法视角的退休年龄延长及其功用[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姜春海;刘晓妍;;买断工龄的经济补偿与最优均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张凌竹;;日本公务员与私营部门雇员退休金待遇差距之成因分析[J];东疆学刊;2011年04期

9 刘琳,辛克政;美国401(K)养老金计划介绍[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高庆波;邓汉;;关于提高女性劳动者退休年龄的探讨[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商报记者 高立萍;[N];北京商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车辉;[N];工人日报;2011年

3 记者 王丽 刘德华 通讯员 万丽 王伟;[N];检察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春红 周萍 杨振明;[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记者 沙星海;[N];平顶山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杨文俊;美德日社会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弋雪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8年

4 李丹;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蔡向东;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国;退休制度与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整合理论建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孙玄;关于退休年龄问题的探析与前瞻[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陈颖瑛;我国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刘亚楠;我国退休制度重构[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丽;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孙红岩;中国女性公务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邵国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延迟退休年龄合理性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朱楠;中国延长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张雄;中国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D];贵州大学;2008年

10 陈妮娜;美国养老保险改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子在渊;;延迟退休暂不宜“一刀切”[J];检察风云;2010年20期

2 修宏方;唐钧;;柔性延迟退休知易行难[J];学习月刊;2010年29期

3 江丽云;;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年27期

4 范风琴;;左学金研究员:延迟退休势在必行[J];社会观察;2012年07期

5 长林;;延迟退休大势所趋 配套制度亟待跟进[J];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08期

6 黄兆娟;;延迟退休年龄应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相配套[J];人民政坛;2012年09期

7 杨立雄;;迎合“民意”,还是直面问题[J];中国社会保障;2013年02期

8 蔡秀丽;;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讨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5期

9 中青;;到底要不要延迟退休[J];工友;2013年10期

10 郭颖川;;关于延迟退休的看法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婷婷;韦樟清;;养老金制度参数分析与延迟退休对策探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2 赵耀辉;;老龄化、退休与健康[A];2014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7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劲;“延迟退休”引出三大敏感话题[N];工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朱国丰;延迟退休为企业留住人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记者 李栋 陆建銮 杨进;广州暂不考虑延迟退休年龄[N];广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罗源源;“延迟退休”传言激起千层浪[N];昆明日报;2010年

5 傅淞巍;慎提延迟退休[N];辽宁日报;2010年

6 张传发;赞成“柔性延迟退休”的“四大理由”[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潘晟;“延迟退休”治不了“养老”的病[N];上海金融报;2011年

8 吴学安;延迟退休不可操之过急[N];工人日报;2010年

9 吴闻;实行弹性延迟退休年龄,可扬长避短[N];检察日报;2012年

10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本报编辑 苗苗;延迟退休是必然吗?[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綦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谢长安;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与就业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3 刘楠楠;中国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厉彦青;我国延迟退休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张晓天;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6 崔楠;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于海艳;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于晨;区分受教育程度的延迟退休年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涂琛;论延迟退休年龄的效应及政策取向[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刘淑芳;关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04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004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