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问题研究——以“民工荒”现象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12 17:39

  本文选题:农村劳动力转移 + 民工荒 ; 参考:《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摘要】:我国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地大范围出现"民工荒",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这需要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别需要在法学视野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以利益为理论基点,在对"民工荒"现象有所诠释和成因剖析,并进而构建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Abstract]:China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unlimited supply" of cheap labor force, but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but unexpectedly large-scale "shortage of workers",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has become a key issue endangering the pro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needs to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nagement,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so on,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es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of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n constructs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A820015)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7SFB2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F3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晰;大城市郊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卫星城和小集镇的建设[J];人文杂志;1984年06期

2 黄维德;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倾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3 谢诚,石祥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J];人口与经济;1985年06期

4 刘辅臣,郭卫国;江浙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J];人口研究;1985年06期

5 畴;苏联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的转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6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新书预告[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6期

7 谢诚,石祥云;从生产力诸因素的变化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J];人口研究;1986年02期

8 平新乔;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价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9 ;《农村经济》关于定期举办专题征文讨论的通知[J];农村经济;1986年09期

10 陆志远;;从重庆北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看教育结构的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戴小枫;;加入WTO后农业的机遇、挑战与若干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贾娜;郭玉明;张建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机化发展的关系[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裘伟廷;;关于失土农民转岗培训的思考[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张文强;袁丽;;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影强;林玳玳;;关于当前中国“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工流动偏好初探[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向军;陈金波;;论现代流通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罗成友;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需加快[N];重庆日报;2000年

3 王程熙;农村劳动力转移论[N];光明日报;2000年

4 杨冠军;“三产”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主渠道[N];河南日报;2000年

5 张忠法 崔传义 陈剑光 李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6 茅于轼;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7 鲍仁;加速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8 李辰增;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途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9 丰镇市广播电视局 张伟 周晓宇 杜向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容忽视[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10 蔡f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姚枝仲;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佐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黄丙志;城乡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互动:条件、机制与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洲;试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蒋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安排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王黎芳;非农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文正东;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教育的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夏鸣;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樊轶侠;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7 付华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九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马广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吕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01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7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