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人单位工伤事故责任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本文选题:用人单位 + 工伤保险条例 ; 参考:《人民司法》2007年19期
【摘要】:本文讨论了作者在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判实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作者认为,应当将用人单位工伤事故责任区分为工伤保险赔偿责任(本应由社保机构承担,但未参加工伤保险时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责任)与工伤保险补充赔偿责任。在工伤保险法律关系无效时,应适用过错相抵原则分担工伤保险赔偿责任;错过工伤认定时,法院应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处理,不应以未经工伤认定为由驳回劳动者的起诉;非法用工事实以及非法用工中工伤的认定,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均可以采纳;用人单位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工伤事故发生,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商业人身保险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补充赔偿责任;由于劳动者原因未能及时投保工伤保险,用人单位也应承担责任;工伤补偿协议约定的赔偿款不得少于应得赔偿款的80%,否则属于显失公平,可予撤销。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author in the trial practice of injury compensation for industrial accident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liability of employers for industrial accident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liability of compensation for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which should have been borne by social security institutions but not the employer when they did not take part in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and the supplementary liability for compensation for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When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is invalid, the principle of fault offset should be applied to share the liability of compensation for injury insurance. The facts of illegal employment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in illegal employment may be accepted by the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f the employer intentionally or grossly negligently causes an industrial injury accident, it shall bear the liability for compensation for moral damage; Commercial personal insurance can not exempt the employer from compensatory liability for injury insurance; due to the laborer's failure to take out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in time, the employer should als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The compensation agreed in the compensation agreement shall not be less than 80 per cent of the compensation due, otherwise it is manifestly unfair and may be revoked.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碧贤;;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补偿)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静;工伤赔偿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家学;;为生命护航[J];现代职业安全;2007年05期
2 齐刚;;既往病史对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影响[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05期
3 蔡明生;汤大勇;;工伤职工如何维权[J];四川劳动保障;2006年07期
4 ;有问有答[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4期
5 张平;;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可否兼得[J];施工企业管理;2009年09期
6 ;民风·热线[J];就业与保障;2004年09期
7 闫景金;;对短期用工应规范管理[J];中国石油企业;2007年03期
8 本刊编辑部;;申请工伤认定的费用能要求单位承担吗[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03期
9 ;事故发生一年内仍可直接申请工伤认定[J];农民文摘;2006年10期
10 毕岩辉;孟路;;工伤认定及维权莫超期[J];中国民兵;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曙光;;试论行政裁量权在工伤行政确认中的适用与规范——以工伤认定中工作场所的涵义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牛淑贤;;从班古拉事件看工伤事故责任的承担[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江君清;;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6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7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璐;;人才派遣制研究[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9 尹波;;开展人才派遣业务 提高人才派遣机构服务能力[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10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玉江邋王霄阳;多渠道落实工伤预防优先原则[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陆士华;侵权企业为什么会无所顾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3 ;铁岭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N];铁岭日报;2008年
4 王立明;这样的事故是否属于工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鲁志峰;醉酒行为该如何界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罗妮;落实工伤保险条例 保障劳动者权益[N];法治快报;2007年
7 张红京 梁宗敏;如何认定工伤私了协议效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8 记者 刘迅;市直工伤保险答疑[N];咸宁日报;2007年
9 戴律国邋缪俊;《工伤保险条例》就像一颗定心丸[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杜宇 徐博;一切漠视劳动者生命和健康权利的行为都要受到严惩[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张苏苏;论用人单位的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潘玉莲;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郑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姚钰;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周艺;用人单位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任德傲;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彭学锋;我国加班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徐郭飞;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5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09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