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人力资源租赁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Abstract]:Human resource leasing is a form of paid lease of temporary employees to talent sending institutions, and it is a kind of labor employment form based on market mechanism. In th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lease, there are risks such as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manag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loss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talent leasing, the corresponding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an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分类号】:F272.92;D92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缓解省内企业用工难问题的意见[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10期
2 胡欢欢;;“就业难”与“用工荒”成因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3 李琪;;《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期
4 杭宇;;《劳动合同法》实施对我国企业用工的影响[J];中国工运;2009年11期
5 李新;;丰城市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06期
6 宝音;浅谈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与下岗分流问题[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1998年05期
7 孙环宇 ,赵云;莱西市完善福利企业用工制度[J];社会福利;2003年08期
8 穆胜;;浅析企业用工过程中防止商业秘密外泄的合法操作程序[J];经济师;2006年04期
9 李跃文;;企业用工面临的新课题[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11期
10 ;哈尔滨企业用工严重违法停业[J];工会博览;200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华;;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同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2 衢州市人事劳动保障局课题组;;完善交易平台 活跃劳务市场 开发人力资源——衢州市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调查和对策研究[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3 ;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 改造物资流通企业[A];中国物资流通协会通讯[C];2000年
4 许崇信;赵奇;袁兆杰;孙方;庞长生;胡勇;倪建明;张乾渊;王国文;;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实践[A];2007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8年
5 ;加强农民培训 促进农民增收——绍兴县农民转移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就业面临的新挑战:“民工荒”[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7 张圣兵;;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8 沈瑾雯;肖淑衡;;工学结合 开创城市燃气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于璐;;以市场引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闵行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问题和对策调研报告[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10 邓宇鹏;王涛生;;中国民工短缺的制度分析[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鹏举邋刘贵枝;下大气力解决企业用工难[N];闽南日报;2007年
2 徐朝霞;庙岗乡为企业用工牵线搭桥[N];巢湖日报;2011年
3 刘斌;南陵给力新年企业用工招聘会[N];芜湖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解静怡;对接培训储备一条龙[N];鹤壁日报;2011年
5 吴锦忠;浅议强化企业用工自主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6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N];江淮时报;2006年
7 记者 李慧莲;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需求增加[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李崇虎;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他们[N];青岛日报;2007年
9 徐彩云邋陈芝华 记者 吴剑;上高县深层次破解园区企业用工难题[N];宜春日报;2007年
10 刘芳滨邋本报通讯员 赵欣;制造业仍是缺工重点[N];青岛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德生;我国央企的用工模式选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李亚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论纲[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烨;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姜地忠;理性选择还是感性选择——对计划就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用工行为的考察[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海燕;浦东企业用工非本地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从富;水泥行业的企业用工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刘璞;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社区用工行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韩明;人才派遣和企业用工规模优化分析[D];汕头大学;2008年
7 武培锋;诸城市“用工荒”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唐江山;适合流水生产线的柔性工作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夏小辉;我国城镇灵活就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俊伟;电信运营企业劳务工规范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7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7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