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中国劳动立法的进步和完善——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工标准与我国有关劳动立法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9-05-16 17:50
【摘要】:正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拉近了我国劳 工界同国际劳工领域的距离。在劳动关系日 趋国际化、社会对话范围不断扩大、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空前凸现的今天,关注国际劳工标准的由来和发展,比较我国劳动标准同国际劳工标准的差别和原因,趋利避害,及时应对,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Abstract]: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China's entry into WTO have brought closer the distance between China's labor industry and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bor.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social dialogue, and the unprecedented emergence of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between China's labor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It is an urgent and important subject to seek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and deal with them in time.
【作者单位】: 上海市总工会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友连;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完善[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思乾;高凌霄;;论WTO劳工标准与中国的劳动立法[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年08期

3 肖竹;;废除强迫劳动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相关立法及实践的比较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马建霞;;论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法的完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李文沛;;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适用——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事件深度审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李妮;;浅谈国际劳工标准统一化进程及中国的应对措施[J];湖湘论坛;2006年01期

7 张友连;;论和谐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立法的完善——从国际劳工标准比较的角度分析[J];经济论坛;2008年16期

8 闫海;宝丽;;解雇的国际标准与中国法制[J];法治论丛;2010年03期

9 周宝妹;国际贸易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兼论劳动法的修改与完善[J];学习与探索;2005年04期

10 曹海英;;劳动立法不断完善的三十年 法学家关怀接受本刊记者专访[J];工会博览(社会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曜;;中国劳动立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广英;;律师在实践集体协商制度中的作用[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申天恩;;SA8000标准问题与中国劳动法制完善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8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 赵国伟;国际劳工标准背景下的中国劳动立法解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2 记者唐福勇;尽快完善劳动立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3 东北财经大学 孙劲悦;中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对接[N];国际商报;2008年

4 记者 高云;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劳动立法影响日益加深[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5 郭军;劳动立法要与社会转型相应[N];中国矿业报;2005年

6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学院教授;劳动立法一定有利于劳动者吗?[N];经济观察报;2007年

7 记者 杜文娟;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八次法制讲座[N];人民日报;2005年

8 一刀;劳动立法应向劳动者倾斜[N];工人日报;2006年

9 李小彤;完善劳动立法 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陆占奇;完善劳动立法 破解民生困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娜;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周卫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宇;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石琳;国际劳工标准的法律制度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尹河清;从实践角度看劳动立法、司法与社会和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诸葛福琨;论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法制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成素琳;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博;我国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应对WTO劳工标准议题的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张忆平;劳动立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金华;转型期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王雪梅;公司职工参与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伍金平;跨国公司生产守则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78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78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