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就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20:50
【摘要】:早在100年前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政策时,国外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其就业效应的讨论。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直至1994年通过《劳动法》,才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确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2004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并实施了《最低工资规定》,同年西藏颁布最低工资标准,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随之,我国学界关于这一政策的就业效应也开始了广泛的讨论。 有关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观点主要包括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是对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工资的提高必然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最低工资能够提高劳动者福利。 本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征进行分析,对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建立对就业的影响。理论方面,文章首先从劳动力市场微观主体入手,研究最低工资对劳动者个人劳动供给、企业劳动需求决策的影响。继而,将最低工资制度引入劳动力市场供求曲线分析中,探讨了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对市场均衡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实证方面,本文采取面板数据方法,从全国整体、分地区、分行业三个角度,运用截面数据加权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1999-200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探讨了最低工资及其滞后项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影响。得出结论认为,全国整体范围内最低工资对就业有着负向作用;分地区考察中影响最大的为东部地区,且前一年最低工资对第二年就业的影响超过当年最低工资;分行业结论则是最低工资一方面促进了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行业转移,另一方面导致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劳动需求,最终对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最后,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为真正发挥最低工资的作用,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以真正提高劳动者福利,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49.2
本文编号:2554698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勇;;最低工资会打击农民工就业吗[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2 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对全国、地区及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3 罗小兰;;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4期
4 赵豫生;;次级劳动力市场视阈下的中国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4期
5 蔡f ,都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6 韩兆洲;安宁宁;;最低工资、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马扬,陈茁;最低工资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金融科学;1997年03期
8 龚强;;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和劳动者福利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扩展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罗小兰;;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与就业积极性:上海的经验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波平;田艳平;;两轮“民工荒”的比较分析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554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55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