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0-02-16 23:30
【摘要】:近年来,农民工为争取自己合法利益的抗争行为不断增长,他们或者采取体制内投诉的方式,或者采取体制外集体行动的方式,但也有相当一些农民工保持沉默。本文试图探讨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工在利益抗争方式上的选择。从整体上讲,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对劳动法的认知水平、社会网络规模和企业集体宿舍制度对其利益抗争行为有影响。但是在投诉和集体行动的方式选择上,影响因素表现出差别,教育和网络对投诉有更显著的影响,企业集体宿舍制度对集体行动有更显著影响,但企业所有制对减少农民工在企业外部展开利益抗争,或者在引导农民工用体制内方式解决利益纠纷问题上没有显著性影响。加快劳工组织建设,降低利益诉求成本,推进劳资关系的制度化,是提高农民工利益博弈能力、增加利益抗争的理性化程度、将利益抗争行为纳入制度表达内的前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艳玲;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2 肖唐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年04期

4 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J];开放时代;2006年03期

5 朱宇;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J];人口研究;2004年03期

6 李怀;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7 孔雯,彭浩;城郊农村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行动分析——以村民聚众上访为例[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 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J];社会;2005年02期

9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10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群;;乡村“善治”问题辨析与破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顾辉;汪璇;;工厂政体下的农民工生存境遇——劳动过程视角下的当代新工人阶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汪璇;顾辉;;回乡民工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安徽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周业勤;;我国城市社区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7 范丽娟;;社会支持和打工妹的城市融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张要登;;当前农村稳定工作中潜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5期

9 朱业乾,邵同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支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郭志全;;民间组织在群体性事件处理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纪韶;;北京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分析视角——对在北京务工的500个农民工家庭的跟踪访谈数据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曹洋;;北京外来人口转移流动的机制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廖小东;曹文波;;民间组织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罗元文;李焦焦;;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政策调整研究[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赵玉芳;陈小异;;突发群体事件的社会认知-情绪-行为关系模型探索[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10 习裕军;宋国春;;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5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田经q,

本文编号:2580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580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f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