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制度对区域工资差异影响:静态与动态分解——基于新劳动法影响的经验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2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3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4 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5 范剑勇,张涛;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2003年01期
6 刘木平,舒元;我国地区经济的收敛与增长决定力量:1978~1997[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7 蔡f ,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9 蔡f ,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10 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王杰;;劳动制度、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基于新劳动法七省调查数据的检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杰;王雅松;;劳动制度对区域工资差异影响:静态与动态分解——基于新劳动法影响的经验数据[J];东岳论丛;2010年11期
3 陈立学;;《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掘金指数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2期
4 ;振奋精神 狠抓落实[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5 蔡金水;;改革劳动制度 缓解就业压力[J];北京观察;2000年06期
6 董炜;;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J];经济论坛;2006年05期
7 吴俊毅;余丽英;;将听证作为企业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的必要程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10期
8 俞宪忠;;《新中国劳动制度发展与创新研究》评介[J];东岳论丛;2006年05期
9 赵俊红;;新劳动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年08期
10 唐俊;;新劳动法的公平性以及对企业发展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吕金朝;;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贺祥云;;浅议老年人才开发[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3 徐吉平;;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之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周晶;;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法律依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王继承;中国企业劳动制度30年改革的经验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黄泰岩;关注劳动制度发展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6年
3 李季先;政府“善意”需可靠的制度保障[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洪广凭;如何实施新的劳动制度[N];汕尾日报;2008年
5 吴建业;让经验和智慧成为财富[N];经理日报;2004年
6 陈虹伟;典型的劳动争议案件[N];法制日报;2007年
7 胡明坤;现阶段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几点看法[N];经理日报;2007年
8 梁捷邋赵达;关于“黄金周”调整方案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9 刘平;建议全国推行分类 分层 分段6小时工作制[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 杨凅晖;不应只为“民工荒”而慌[N];杭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岐华;兼职劳动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46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74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