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劳动的法律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21-07-31 15:40
不同的身份意味着不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与提供劳务相关的法律关系当中,劳动者较之受雇者、受雇者较之普通合同当事人,所受到的保护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国现代职业院校的学生经常因为实习、勤工助学、兼职而参与到社会劳动当中,如何认定他们的劳动身份,对他们的权益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年龄整体偏小以及社会阅历的不足,学生群体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所以他们在学校总能受到各种的优待。当他们走向社会,法律制定者和实施者应当不断纠正制度与观念之间的偏差,尽量将他们纳入到特殊保护群体的范畴,以避免其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地侵害。
【文章来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17(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现代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劳动的主要类型探析
(一) 学校主导型
1. 勤工助学
2. 专业实习
(二) 学生自发型
二、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法律关系辨析
(一) 劳动者与劳动关系
(二) 雇员与雇佣关系
三、现代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劳动的法律关系分析
(一) 勤工助学
(二) 专业实习
(三) 兼职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者”的法律重释:境况、身份与权利[J]. 曹燕. 法学家. 2013(02)
[2]超越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规则——家政工保护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建构[J]. 谢增毅. 清华法学. 2012(06)
[3]在校大学生“劳动者”身份探讨[J]. 刘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7)
[4]从雇佣契约到劳动契约的法理和制度变迁[J]. 黎建飞. 中国法学. 2012(03)
[5]建立学生实习劳动伤害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想——基于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化解的思考[J]. 孙长坪. 教育与经济. 2012(02)
[6]高校学生在实习中的人身权保护探究[J]. 梅锦,罗世荣.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7]找回从学校到工作的“中间地带”——大学本科生实习的类型区分与意义解析[J]. 袁庆宏,范冠华.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4)
[8]劳动法中的人——兼论“劳动者”原型的选择对劳动立法实施的影响[J]. 周长征. 现代法学. 2012(01)
[9]高校学生顶岗实习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陈萍.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6)
[10]求同存异:劳动者的身份认定与层级结构[J]. 王天玉. 广东社会科学. 2011(06)
本文编号:3313733
【文章来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17(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现代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劳动的主要类型探析
(一) 学校主导型
1. 勤工助学
2. 专业实习
(二) 学生自发型
二、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法律关系辨析
(一) 劳动者与劳动关系
(二) 雇员与雇佣关系
三、现代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劳动的法律关系分析
(一) 勤工助学
(二) 专业实习
(三) 兼职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者”的法律重释:境况、身份与权利[J]. 曹燕. 法学家. 2013(02)
[2]超越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规则——家政工保护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建构[J]. 谢增毅. 清华法学. 2012(06)
[3]在校大学生“劳动者”身份探讨[J]. 刘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7)
[4]从雇佣契约到劳动契约的法理和制度变迁[J]. 黎建飞. 中国法学. 2012(03)
[5]建立学生实习劳动伤害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想——基于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化解的思考[J]. 孙长坪. 教育与经济. 2012(02)
[6]高校学生在实习中的人身权保护探究[J]. 梅锦,罗世荣.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7]找回从学校到工作的“中间地带”——大学本科生实习的类型区分与意义解析[J]. 袁庆宏,范冠华.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4)
[8]劳动法中的人——兼论“劳动者”原型的选择对劳动立法实施的影响[J]. 周长征. 现代法学. 2012(01)
[9]高校学生顶岗实习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陈萍.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6)
[10]求同存异:劳动者的身份认定与层级结构[J]. 王天玉. 广东社会科学. 2011(06)
本文编号:3313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13733.html